曾頭市探事人探知備細,報入寨中。曾長官聽了,便請教師史文恭、蘇定商議軍情重事。
史文恭道:“梁山泊軍馬來時,只是多使陷坑,方才捉得他強兵猛將。這夥草寇,須是這條計,以為上策。”
曾長官便差莊客人等,將了鋤頭鐵鍬,去村口掘下陷坑數十處,上面虛浮土蓋,四下裡埋伏了軍兵,只等敵軍到來。
又去曾頭市北路也掘下數十處陷坑。
比及宋江軍馬起行時,吳用預先暗使時遷又去打聽。
數日之間,時遷回來報說:“曾頭市寨南寨北部盡掘下陷坑,不計其數,只等俺軍馬到來。”
吳用見說,大笑道:“不足為奇!”
引軍前進,來到曾頭市相近。此時日午時分,前隊望見一騎馬來,項帶銅鈴,尾拴雉尾。
馬上一人,青巾白袍,手執短槍。
前隊望見,便要追趕。
吳用止住。便教軍馬就此下寨,四面掘了濠塹,下了鐵蒺藜。
傳下令去,教五軍各自分頭下寨,一般掘下濠塹,下了蒺藜。
一住三日,曾頭市不出交戰。
安千諾也趕上,宋江大喜。
她說:“既要有當機立斷決心,更要有永不後悔的氣魄。這次,我決定,助你們拿下他們!”
“好!有安千諾你的幫忙,此事定成!”
花榮道:“可是,你為什麼這樣幫我們呢?難道是因為林沖?”
安千諾笑道:“是的,就是因為他。”
“而且,反正這邊沒有人認識我,我混進去也是輕而易舉。”
然後她勾唇,辭別眾人。
吳用再使時遷扮作伏路小軍,去曾頭市寨中探聽。
所有陷坑,暗暗地記著離寨多少路遠,總有幾處。
時遷去了一日,都知備細,暗地使了記號,回報軍師。
次日,吳用傳令,教前隊步軍各執鐵鋤,分作兩隊。
又把糧車,一百有餘,裝載蘆葦乾柴,藏在中軍。
當晚傳令,與各寨諸軍頭領。
來日巳牌,只聽東西兩路步軍先去打寨。
再教攻打曾頭市北寨的楊志、史進,把馬軍一字兒擺開,只在那裡擂鼓搖旗,虛張聲勢,切不可進。
吳用傳令已了。
曾頭市史文恭只要引宋江軍馬打寨,便趕入陷坑。
次日巳牌,只聽寨前炮響,軍兵大隊都到南門。
次後只見東寨邊來報道:“一個和尚輪著鐵禪杖,一個行者舞起雙戒刀,攻打前後!”
史文恭道:“這兩個必是梁山泊魯智深、武松。”
卻恐有失,便分人去幫助曾魁。
只見西寨邊,又來報道:“一個長髯大漢,一個虎面大漢,旗號上寫著“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橫”,前來攻打甚急!”
史文恭聽了,又分撥人去幫助曾索。
又聽得寨前炮響。
史文恭按兵不動,只要等他入來塌了陷坑,山下伏兵齊起,接應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