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邊撓釣手,早把兩個將起來,便把麻繩綁縛了,解上山坡請功。
宋江把鞭梢一指,三軍一齊掩殺過去。
安千諾也拍馬直沖前去。
樊瑞引軍馬奔走上山,三千人馬,折了大半。
宋江收軍,眾頭領都在帳前坐下。
軍健早解項充,李袞,到於麾下。
忙叫解了繩索,親自把盞,說道:“二位壯士,其實休怪,臨敵之際,不如此不得小可宋江久聞三位壯士大名,欲來拜請上山,同聚大義;蓋因不得其便,因此錯過。倘若不棄,同歸山寨,不勝萬幸。”
安千諾冷笑。
兩個聽了,拜伏在地,道:“久聞及時雨大名,只是小弟等無緣,不曾拜識。原來兄長果有大義!我等兩個不識好人,要與天地相拗,今日既被擒獲,萬死尚輕,反以禮待。”
“若蒙不殺,誓當效死報答大恩。樊瑞那人,無我兩個,如何行得?義士頭領,若肯放我們一個回去,就說樊瑞來投拜,不知頭領尊意如何?”
宋江便道:“壯士不必留一人在此為當。便請兩個回貴寨。宋江來日傳候佳音。”
兩個拜謝道:“真乃大丈夫!若是樊瑞不從投降,我等擒來,奉獻頭領麾下。”
安千諾用槍對著二人,“最好如此,我現在心情不大爽。”
宋江聽說大喜,請入中軍,待了酒食,換了兩套新衣,取兩匹好馬,呼小嘍羅拿了槍牌,親送二人下坡回寨。
兩個於路,在馬上感恩不盡;
來到芒碭山下,小嘍羅見了大驚,接上山寨。
樊瑞問兩個來意如何。
項充,李袞道:“我逆天之人。合該萬死!”
樊瑞道:“兄弟,如何說話?”
兩個便把宋江如此義氣說了一遍。
樊瑞道:“既然宋公明如此大義,我等不可逆天,來早都下山投拜。”
兩個道:“我們也為如此而來。”
當夜把寨內收拾已了,次日天曉,三個一齊下山,直到宋江寨前,拜伏在地。
宋江扶起三人,請入帳中坐定。
三個見了宋江,沒半點相疑,彼此傾心吐膽,訴說平生之事。
三人拜請眾頭領都到芒碭山寨中,殺牛宰馬,管待宋公明等眾多頭領,一面賞勞三軍。
飲宴已罷,樊瑞就拜公孫勝為師。
宋江立主教公孫勝傳授“五雷天心正好”與樊瑞。
樊瑞大喜,數日之間,牽牛拽馬,捲了山寨錢糧,馱了行李,收聚人馬,燒毀了寨柵,跟宋江等班師回梁山泊。
宋江同眾好漢軍馬已到梁山泊邊,卻欲過渡。
只見蘆葦岸邊大路上一個大漢望著宋江便拜。
安千諾一見,段景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