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宗但見老人,便施禮拜問公孫勝先生家在那裡居住,並無一人認得。
李逵也問過數十處。
當日晌午時分,兩個走得肚饑,路傍邊見一個素面店,兩個直入來,買些點心吃。
只見裡面都坐滿,沒一個空處,戴宗、李逵立在路上。
過賣問道:“客官要吃麵時,和這老人合坐一坐。”
戴宗見個老丈,獨自一個佔著一副大座頭,便與他施禮,唱個喏,兩個對面坐了。
李逵坐在戴宗肩下,吩咐過賣取面來。
戴宗道:“我吃一個,你吃三個不少麼?”
李逵道:“不濟事。一發做六個來,我都包辦。”
過賣見了也笑。
等了半日,不見把面來。
李逵卻見都搬入裡面去了,心中已有五分焦躁。
過賣搬一個熱面,放在合坐老人面前。
那老人也不謙讓,拿起面來便吃。
那份面卻熱,老兒低著頭伏桌兒吃。
李逵性急,見不搬面來,叫一聲:“過賣!”
罵道:“卻教老爺等了這半日。”
把那桌子只一拍,濺那老人一臉熱汁,那份面都潑翻了。
老兒焦躁,揪住李逵,喝道:“你是何道理,打翻我面?”
李逵撚起拳頭,要打老兒。
戴宗慌忙喝住,陪話道:“丈人休和他一般見識,在下賠丈人一份面。”
那老人道:“客官不知,老漢路遠,早要吃了面回去聽講,遲時誤了程途。”
戴宗問道:“丈人何處人氏?卻聽誰人講甚麼?”
老兒答道:“老漢是本處薊州管下九宮縣二仙山下人氏。因來這城中買些好香回去,聽山上羅真人講說長生不老之法。”
戴宗尋思道:“莫不公孫勝也在那裡?”
便問老人道:“丈人貴莊,曾有個公孫勝麼?”
老人道:“客官問別人定不知,多有人不認的他。老漢和他是鄰舍。他只有個老母在堂。這個先生,一向雲遊在外,此時喚做公孫一清。如今出姓,都只叫他一清道人,不叫做公孫勝。此是俗名,無人認得。”
戴宗又拜問丈人道:“九宮縣二仙山離此間多少路?一清道人在家麼?”
老人道:“二仙山只離本縣四十五裡便是。一清道人他是羅真人上首徒弟,他本師不放離左右。”
戴宗聽了大喜,連忙催趲面來吃,和那老兒一同吃了,算還面錢,同出店肆,問了路途。
戴宗道:“丈人先行。在下買些香紙,也便來也。”
老人作別去了。
戴宗、李逵回到客店裡,取了行李包裹,再拴上甲馬,離了客店,兩個投九宮縣二仙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