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便背上包裡,拿了棒。
楊雄插了腰刀在身邊,提了樸刀。
待要離古墓,只見松樹後走出一個人來,叫道:“清平世界,蕩蕩幹坤,把人割了,卻去投奔梁山泊入夥!我聽得多時了!”
楊雄,石秀看時,那人納頭便拜。
楊雄認得。
這人時遷,流落在此,只一地裡做些飛簷走壁跳籬騙馬的勾當;曾在薊州府裡官司,是楊雄救了;人都叫他做鼓上蚤。
當時楊雄便問時遷:“你如何在這裡?”
時遷道:“節級哥哥聽稟,小人近日沒甚道路,在這山裡掘些古墳,因見哥哥在此行事,不敢出來沖撞。聽說去投梁山泊入夥,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雞盜狗的勾當,幾時是了?跟隨得二位哥哥上山去,不好?未知尊意肯帶挈小人否?”
石秀道:“既是好漢中人物,他那裡如今招納壯士,那爭你一個?若如此說時,我們一同去。”
時遷道:“小人認得小路去。”
引了楊雄,石秀三個人自取小路下後山投梁山泊去了。
兩個轎夫在半山裡等到紅日平西,不見三個下來;分付了,又不敢上去;挨不過了,信步尋上山來。
只見一群老鴉成團打塊在古墓上。
兩個轎夫上去看時,原來是老鴉奪那肚腸,以此聒噪。
轎夫看了,著一驚,慌忙回家報與潘公,一同去薊州府裡首告。
知府隨即差委一員縣尉帶了忤作行人來翠屏山檢驗屍首。
已了,回複知府,稟道:“檢得一口婦人潘巧雲副在松樹邊;使女迎兒殺死在古墓下;墳邊遺下一堆婦人與和尚頭陀衣服。”
知府聽了,想起前日海和尚頭陀的事,備細詢問潘公。
那老子把這僧房酒醉一節和這石秀出去的緣由細說了一遍。
知府道:“眼見得這婦人與和尚通姦。那女使頭陀做。想石秀那道路見不平,殺死頭陀,和尚;楊雄這廝今日殺了婦人女使無疑。只拿得楊雄,石秀,便知端的。”
當即行移文書,捕獲楊雄,石秀。
其餘轎夫等,各放回聽候。
潘公自去買棺木,將屍首殯葬。
楊雄,石秀,時遷,離了薊州地面,在路夜宿曉行,不則一日,行到鄆州地面,過得香林,早望見一座高山。
不覺天色漸漸晚了,看見前面一所靠溪客店。
三個人行到門首,店小二待關門,只見這三個人撞來。
小二問道:“客人,來路遠,以此晚了?”
時遷道:“我們今日走了一百裡以上路程,因此到得晚了。”
小二哥放他三個入來安歇,問道:“客人,不曾打火麼?”
時遷道:“我們自理會。”
小二道:“今日沒客歇上有兩只鍋幹淨,客人自用不妨。”
時遷問道:“店裡有酒肉賣麼?”
小二道:“今日早起有些肉,都被近村人家買了去,只剩得一酒在這裡,並無下飯。”
時遷道:“也罷!先借五升米來做飯,理會。”
小二哥取出米來與時遷,就起一鍋飯來。
石秀自在房中安頓行李。
楊雄取出一隻釵兒,把與店小二,先回他這酒來,明日一發算帳。
小二哥收了釵兒,便去裡面掇出那酒來開了,將一碟兒熟菜放在桌子上。
時遷先提一桶湯來叫楊雄,石秀洗了手一面篩酒來,就來請小二哥一處坐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