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讓,金大堅,都面面覷,做聲不得。
當時都到旱地忽律朱貴酒店內,相待了分例酒食,連夜喚船,便送上山來。
到得大寨,晁蓋,吳用,並頭領眾人都相見了,一面安排筵席相待。
且說修蔡京回書一事,“因請二位上山入夥,共聚大義。”
安千諾揺頭,摸了摸懷中的29左輪。
兩個聽了,都扯住吳學究:“我們在此趨侍不妨,只恨各家都有老小在彼,明日官司知道,必然壞了!”
吳用道:“二位賢弟不必憂心。天明時便有分曉。”
當夜只顧酒歇了。
次日天明。
小嘍羅報道:“都到了!”
吳學究道:“請二位賢弟親自去接寶眷。”
蕭讓,金大堅聽得,半信半不信。
兩個下至半山,只見數乘轎子,抬著兩家老小上山來。
兩個驚得呆了,問其備細。
老小說道:“你昨日出門之後,只見這一行人將著轎子來說:“家長只在城外客店裡中了暑風,快叫取老小來看救。”出得城時,不容我們下轎,直抬到這裡。”
兩家都一般說。
蕭讓聽了,與金大堅兩個閉口無言;只得死心塌地,再回山寨入夥。
安頓了兩家老小。
安千諾喝了幾杯酒,不知道該說什麼。
吳學究卻請出來與蕭讓商議寫蔡京字型回書去救宋公明。
金大堅便道:“從來雕得蔡京的諸樣圖書名諱字號。”
當時兩個動手完成,忙排了回書,備個筵席,快送戴宗起程,分付了備細書意。
戴宗辭了眾頭領下山來時,小嘍羅忙把船隻渡過金沙漢,送至朱貴酒店裡,連忙取四個甲馬,拴在腿上,作別朱貴,開腳步,登程去了。
吳用送了戴宗過渡,自同眾頭領再回大寨筵席。
安千諾冷笑。
正飯酒間,只是吳學究叫聲苦,不知高低。
眾頭領問道:“軍師何故叫苦?”
吳用便道:“你眾人不知,是我這封書倒送了戴宗和宋公明性命也!”
安千諾心想,啍,算你聰明,可惜,現在才意識到。
眾頭領大驚,連忙問道:“軍師書上卻是怎地差錯?”
吳學究道:“是我一時只顧甚前,不顧其後。書中有個老大脫卯!”
蕭讓便道:“小生寫得字型和蔡太師字型一般,語句又不曾差了,請問軍師,不知那一處脫卯?”
金大堅又道:“小生雕的圖書亦無纖毫差錯,怎地見得有脫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