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當天晚上;地點,皇後區離經濟文化中心曼哈頓最遠的另一端,本帕克家裡。
此時雷加正享受著本帕克一家人奉上的晚餐。
說‘享受’是誇張了些,單純用‘吃’或者‘食’來描述更妥當,如果再加上‘食之無味’來修飾的話,那就太貼切了。
不明白?好,當你知道如今的場景就知道了。先來看看雷加的左邊,坐著梅帕克,本帕克的妻子。說起來,看到這位梅帕克,雷加自認為終於知道為什麼本帕克會早衰了——這位未來的梅姨也太漂亮身材太好了些!咳,當然這是對於一位四十多歲的女人來說,而且她還有點呆萌,總是不經意間表露出自己嬌憨和性感這種矛盾而又充滿吸引力的一面。有這麼一位妻子,本帕克難免經常把持不住、多‘鞠躬盡瘁’了那麼幾次幾十次?先不說本帕克。此時,梅帕克有點不太好意思的意思,只是一直低著頭吃著身前碟子裡的義大利麵。
雷加的右手側,彼得帕克,未來的蜘蛛俠閣下——如果事情一切按‘正軌’發生的吧。考慮到布魯斯韋恩成了植物人,卡爾艾爾自降落地球之後就不知所蹤,還有託尼斯塔克有了鋼鐵戰衣但還沒徹底蛻變,以後還會不會有蜘蛛俠還不好說。另外,彼得帕克也與他想象中的不太一樣,此時大概十四五歲的小年輕臉上有兩三處瘀傷,鼻子也塞了紙巾,上面還帶著點血絲,配上那個不甘的表情看上去是滿腹怨氣。從雷加進入帕克家家門起,除了最開始在本帕克的要求下向雷加不情不願地打了個招呼之外,他還沒說過任何一句話,不管是對雷加,還是對他的叔叔嬸嬸。
其實不止是彼得帕克,連梅帕克和本帕克都沒怎麼說話。要不就是沒有合適的話題,要不就是雷加好不容易說了個笑話結果三位帕克都心不在焉的。彼得帕克和梅帕克先不說,本帕克這位主人家也這樣就不太合適了。
此時本帕克則坐在雷加的對面,不時偷瞄雷加一眼,而當雷加望向他的時候,他還用低頭吃食來掩飾臉上的尷尬和不安。
沒錯,加上雷加就四個人。
氣氛太過沉悶,這頓飯吃不下去了。雷加將手上的叉子放下,把同樣盛有義大利麵的餐碟往前輕輕一推,拿起手紙擦了擦嘴,然後笑著對本帕克說道:“這其實不是生日宴會,對吧。”
聽雷加這麼一說,先是梅帕克啪嗒一聲餐叉掉落,隨後另一邊的彼得帕克重重地往後一退,猛地站起來,然後頭也不回回到自己的房間,還“bang”的一聲關上房門。至於本帕克,他將目送自家侄子離開的夾雜不快和慚愧的目光收回來,對上雷加的雙眼之後就更不安了。
然後是一聲長長的嘆息。
老帕克夫婦都是老實人,這次算起來的確是他們做的不地道,用‘生日宴會’的名義將雷加騙了過來,因此他們一直都不在狀態,心不在焉估計大部分都放在想著事後怎麼道歉上面了。不過既然已經起了個頭,那他們再不好意思,也只好把話說出來。
事情雷加那與私立中學老師的身份,以及彼得帕克這位倔孩子有關。
現年十五歲的彼得帕克剛上九年級。當然,以他的家庭條件,他上的不可能是雷加所供職的私立中學,而是一所公立的高中。不過這所彼得帕克剛就讀的高中,已經是紐約所有公立高中裡比較不錯的了。
這是背景。
去年的帕克在一次校外活動時認識了一位同齡女孩,當時雙方還算聊得來。這對於因為太過聰明而從小學其就被同學們杯葛的彼得來說完全是新的體驗。對方也很聰慧,是彼得見過思維唯一能跟上他的。兩人從筆友開始,然後漸漸成了訴說壓力的朋友。那段時間裡,本來有些孤僻的彼得整個人都開朗了起來,還不止一次在自己的叔叔嬸嬸面前提到過這位女孩。
她叫格溫斯黛西。
格溫斯黛西就讀於皇後區的一所初高連讀制私立中學——沒錯,就是雷加現在供職的那一所。不過雷加當老師都有一個多月了,還從來不知道自己的學校裡有這麼一個人。這不是因為她剛好不在雷加教的那幾個班裡,而是在雷加入職的這個學期之前,她剛好轉學了。
說起來這位格溫斯黛西也是可憐人,一年多以前一場意外,她那當皇後區警察局長的父親與她那當大學教授的母親離世,她不得不跟著自己的旁系親人生活了,跟彼得差不多。這大概也是她跟彼得聊得不錯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這位姑娘早就在自己父親的薰陶下有了獨+立自主的意思,考慮到自己準備一到16歲就搬出來自己生活,到時半工半讀的她如果她還就讀學費高比公立高許多的私立中學的話會非常非常吃力,更有可能無力承擔,於是她索性三個月前趁著假期從私立中學那邊申請退學,再在新學期以新生的形式報讀比較好的公立高中。以她的成績,很輕松就被錄取了。
順便說一句,彼得也是在得知格溫要轉到那所公立高中時,才下定決心也報讀那邊的。沒有意外,他也被錄取了。
然後雷加一直等著的正事就從這裡開始。
十多歲的小年輕經常會遭遇一些由失控的荷爾蒙引發的意外。在之前就讀那所私立中學的時候,格溫就是最受歡迎的女孩,換作華夏那邊爛大街的說法,她就是校花了。這其中她父親是皇後區警察局長是一個原因,不過更多是她足夠優秀。無論是成績還是相貌乃至課外活動上的表現,她都遠超同齡人的水平。結果她在私立中學內有不少愛慕者,這在一定程度上給她帶來不少煩惱。開始那幾年裡,她還能因為父親的身份而坦然拒絕那些邀約,那些男生一般也不會為難她。可是當她父親離世……
私立中學雖然說規矩更嚴,但那些都只是表象。學生們來自權貴家庭,有的家教還不錯,有的卻完全是放養一般。於是,格溫遭遇的糾纏越來越多了,她能拒絕的餘地也越來越少了。
這也是她退學轉讀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是她沒想到,有些糾纏不但沒有因為她的消失、距離的增大而停止,反而被她帶到新學校那邊、升級為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