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師的“水草轉化專案”,已經初見成效了。
村裡的那條落花河,如今已經變得沒有任何水草。
(主要是,一旦這些水草,變成了可以賣錢的資源之後呢,基本上就要到生產線上面去看它們了。)
“張老師,我還是習慣這樣稱呼你。我們今年的收益,估計會特別好吧?”
一個村民,非常關心自己的收益。
“當然了。我們今年,預估總收益,大概在一個億左右。當然,扣除人工與物料,以及耗材的費用,收益也是非常可觀的。”
張老師既然敢向村民們報實數,當然是有他的道理的。
因為,自從來到這裡,他已經完全被村裡的內在環境與外在環境所感染了。
所謂的內在環境,就是村民們的樸實與熱情。
而,外在環境,就是這裡真的是太美了。
美到讓張老師這個外鄉人,很快就在村裡“入贅”,並且把戶口都給遷過來了。
一開始,張老師的家人,還特別反對張老師的“入贅”。
但是,後來,當他們親身感受過這裡的環境(當然包括內在環境與外在環境)之後,都已經完全明白張老師的內心了。
現在,張老師在這裡,不僅收穫了經濟利益,而且還收穫了愛情的溫馨。
大谷叔不僅繼續忙著他自己的“村樂”事業,運輸事業。現在,他還是張老師他們的“原材料收集員”之一。
總之,村裡好多年紀比較大,不能做什麼劇烈運動的老人,現在都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了。
他們完全可以待在家裡,幫張老師的工廠生產半成品。
落花河唯一的一處隱患,算是徹底的排除了。
“三叔公”現在,也多增派一些人手,緊鑼密鼓的安排接下來的資金運用問題。
當然,張老師完全不會忽悠任何人。他掙到錢之後,完全自願的捐了很多錢。主要就是為了方便村裡的建設。
很快,一條讓村裡人致富的沿河公路,就已經在計劃當中了。
但是,現在還是有很多事情,等著“三叔公”去處理。
所以,沒有錢時,“三叔公”忙。現在有錢了,“三叔公”變得更加忙了。
趙完石家的“竹製品加工廠”,自從過完年之後,就一直在飛速的遠轉。
雖然,這個工廠的名義“ceo”是趙完石,但實際卻是姜雲在運營。
以她的聰明智慧,工廠的營業額,一直都在翻翻。
正因為這樣,趙完石與袁小藝他們,即使放暑假沒有回家,他們也沒有太怎麼強烈的要求趙完石回家。
正好相反,現在正是甩開膀子加油乾的時候。趙完石此時回家過暑期生活,那才真的沒什麼意思呢。
趙夕,此刻因為是村裡最好的“駕駛員”。而且,過去,他也在他駕駛事業上,做過很多轟轟烈烈的事情。所以,現在他成了村裡運輸隊的隊長!
也就是,趙夕不用再去磚瓦廠上班了。
對於這一點,磚瓦廠的老闆,不僅沒有怪罪趙夕,而且還特別支援他。
“老趙呀!你這一身的駕駛本事,一直都屈就在我們磚瓦廠。現在,終於有你出頭的一天了。好好為村裡服務!!!”
收下老闆多付給他的三個月工資,趙夕與老闆相擁告別。
村裡的那首《團結就是力量》,經久不衰。
現在,他們每去做一件事,就在唱這首歌。
而且,還有那首同樣經久不衰的《咱們工人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