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a公司不同的是,b公司的領導更年輕,整個公司的員工們也很年輕,年輕到三萬一度懷疑這是一家騙子公司。
b公司的領導是婁總,不到三十歲,負責接待的是李經理,二十五歲左右。一看到大家都是年輕人,三萬直接敞開了交流,他把a公司的條件和盤托出,並表示了自己對a公司的不滿。
婁總眼睛滴溜一轉,說道:“萬總放心,我們不會讓您失望的。事先我需要說明的是我們都是做這個行業的,我們對彼此都知根知底也許對方沒有和你說過,他們公司的設計方案就是我們公司做出來的!”
三萬一聽,瞪大了眼睛,問道:“設計方案?怎麼回事?”
“沒錯!就是設計方案!你現在看到的桌上的所有方案都是我們公司做的,而a公司給你們看的方案也都是出自我們的設計師!不信的話,你可以找方總確認。”婁總特別自信地說道。
婁總這麼一說讓三萬開始好奇這兩家公司的關系,之後談到裝置購買的事,三萬想得到一些優惠。婁總依舊相當敞亮,表示只要三萬和公司簽約,公司願意將裝置進行分批付款,前提是三萬需要支付一小部分利息。
聽到這個訊息,三萬心裡頓時樂開了花。他看了眼一筒,發現一筒正捂著嘴偷樂。
談判過程簡潔明瞭,很快就把合同框架確定了。章銘提出想深入瞭解一下裝潢的細節,婁總直接叫來設計師大偉,讓兩個人一對一的交流。婁總告訴大偉和章銘留給聯系方式,方便溝通。
正事談完後,婁總開始和三萬聊事業、聊未來。婁總說道:“我最近正在聯系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打算組一個團隊,大家在各自的行業裡各司其職,共同做一番事業。”
三萬一聽,覺得很有意思,想多聽聽婁總的想法。但婁總說除非三萬願意加入,否則暫時只能進行保密。三萬笑笑,沒有追問。
後來婁總開始聊電影院未來的發展,提到了電影院的會員卡業務時,婁總說出了自己的思考:“電影院的會員卡關鍵在於這張卡價值的提升,要讓人們拿到手裡就覺得很牛的感覺,就像銀行卡一樣。這樣的話,人們就更願意購買會員卡,從而增加電影院的收入。”
三萬一邊聽一邊思考著,他覺得特別有道理。之後婁總講到了電影院的盈利模式,他分析道:“電影院很容易被養活,每十萬人就能養活一個電影院。這是經過資料計算,實際論證過的。另外廣告收入、映前廣告以及ed廣告都是影院不可忽視的收入來源。再加上爆米花和可樂的收益,周邊配套一切別的東西,那麼這些收入都直接裝入電影院的口袋。畢竟賣一張電影票,影院只能分得百分之五十。”
三萬連連點頭,提到影院分成,婁總接著提出他可以把分成給三萬提高到百分之五十五。另外由於三萬的專案在三線城市,所以影院偷票、逃票等行為也可以幫忙解決。婁總還特意講了一個相關的故事,某影院逃票被總局調查追究責任,是婁總找人花錢擺平的。
婁總一下子說了這麼多,三萬深深地感受到婁總的熱情,並對婁總的業務能力深深折服。之後,婁總向三萬詢問了一些關於國外的事情,三萬也滔滔不絕地說著。
可是不知道那天怎麼了,鼻子出奇地發癢,三萬就不停地撓,越撓越癢,後來去衛生間用涼水沖洗也沒有效果。一筒發現了三萬的異常,沒有說什麼。婁總也一直盯著三萬的鼻子看,這讓三萬一度很是尷尬。
再繼續撓下去,婁總可能都要懷疑三萬是不是在說謊或者怎樣,於是,三萬主動說道:“婁總,您這邊有感冒藥麼,我鼻子特別難受,好像是感冒或者中暑了。”
婁總特意讓員工到附近的藥店買藥,這樣才讓三萬緩解了一些尷尬。後來再見到婁總的時候,三萬下意識地都會揉一下鼻子。
離開b公司後,三萬等人回到酒店,說道:“一筒,今天你聽了婁總說了那麼多話還有他的表現,你有什麼想法?”
“我就覺得婁總這人特別有能力,是個做事的人。”一筒說道。
“我之前一直在幻想,以後的你是什麼樣子。今天我看到了,我希望你以後就是婁總今天的樣子。如果真的成了這樣,那咱以後就牛氣沖天了。我現在回想剛剛婁總談判時,為了爭取到我們,他那種力挽狂瀾的樣子,同樣也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三萬不禁地感嘆。
兩家公司都見過了,也都談過了,三萬還在等最後的結果,這個結果是由兩家公司自己決定的。
下午,三萬等人再次來到a公司並把b公司的條件一一告知。方總聽後深吸一口氣,說道:“婁總有沒有和你們說過他是從我們公司出去的?婁總這人很精明,掌握了很多核心的事情之後,就辭職了,還帶走原來公司的好多員工。至於設計方案,的確是我們委託他們做,因為設計師也加入到他們公司了。”
聽了方總的話,三萬心中的謎團才被解開,三萬瞬間明白婁總為什麼那麼爽快,那麼下血本了。婁總對a公司知根知底,很清楚a公司的弱點,而婁總刀刀致命,讓方總無力招架。
方總無奈,只好放棄設計這個業務,轉而爭取裝置採購的問題。方總離開會議室跑去和老闆商量,最後決定a公司也可以進行分批付款,前提是三萬需要有資産抵押,a公司會拉入一個第三方進行資産評估和抵押登記。
a公司出一拳,b公司還一腳,雙方爭得你死我活,而三萬坐收漁翁之利。三四個回合之後,三萬看到大家都不再讓步,感覺雙方公司都已經接近各自的底線了,於是三萬準備最後收網了。
收網不是要把魚立刻撈上來,而是慢慢的收緊漁網,控幹多餘的水,減輕收網的壓力。三萬邀請兩家公司分別到j市考察,到實地看過之後,再做最後的決定。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這招後來被三萬經常使用,以至於有了心得體會,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