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卓淇、卓威父子結黨甚眾,數十載間門生故吏遍佈天下。
大樹倒了,這些跑不掉的猢猻又該如何處置?
俞成靖早已下了剜膿割瘡的決心。
他要澄清吏治,就絕對不能投鼠忌器。
但剜割後如何休養恢復又是個難題,總不能為了肅清叛黨就癱瘓朝廷。
俞成靖在東宮時,他以著書修文為名召集了不少賢才在麾下,綢繆得早。
如今這些人都能派上用場,不至於令他捉襟見肘,但終究還是有缺口,需要用信得過的賢才去填補。
所以這第三件事便是加開恩科。
這三件事疊在一起,令俞成靖夙興夜寐。
他是少年天子,年輕且身體好,還能熬得住。
可身邊幾個上了年紀的老臣,像宋衡、曹光可是真熬不住,甚至反過來勸皇帝要注意保養身體。
每每疲憊時,俞成靖便更恨亂黨。
恨不得審也不審,乾脆挑個好日子,把他們都一起斬了了事。
……
朝廷忙、宮裡忙,長寧府也忙。
明鸞與令林格的婚事已坐定,禮部雖暫時無暇顧及,但王府可得先籌備。
嫁妝預備哪些,無論鉅細,徐慕歡都要一樣一樣確定才完。
預備陪嫁的僕從,尤其是近身伺候的人,更是得一一挑選。
“你看這花名冊,是我替你選得丫鬟、僕婦,如果有不喜歡的就劃了去,再選別的。”
“你離家遠,人又年輕,身邊的人不能有一丁點兒不可心。”
“俗話講,土坷垃絆倒人,切切不要輕視細節。”
因為焦慮,最不喜囉哩囉唆的徐慕歡也要嘮叨幾句。
“母親選的人無不好的”,明鸞瀏覽一遍名冊後安撫地握了下徐慕歡的手,笑著說。
“只是雁鸞姐姐真要隨我一起去?”
“怎麼?你不喜歡她?”
徐慕歡有些杯弓蛇影。
符雁鸞是主動請纓隨嫁,徐慕歡沒有駁回,她覺得雁鸞是個好幫手。
她雖年輕,但經事比常人幾輩子都多,不會輕易被小情小誼矇蔽了眼,王府和徐慕歡對她頗多照顧,情義可比親長朋友送來的人更可靠些。
再者,她有股聰明勁兒,讀書識字也能多懂些道理,給明鸞出出主意也好。
“當然不是”
明鸞反而與她相處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