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待定前給陛下推薦一個最合適的人選,才能有效地解決問題。”
“而且王爺剛剛平叛吐谷渾,若王府一味表述不願和親,恐有居功索恩的意思,朝中難保不會有人趁機參王爺的。”
太妃一聽其中利害,連連點頭。
“那你是如何說服義成郡主的?”
她好不容易能逃脫和親吐谷渾這一劫,怎會再自願跳火坑呢。
還不等徐慕歡細說,只見明鸞從屏風後跑了出來。
屋裡的人都沉浸在解決和親一事上,全然沒注意到她何時在那背地裡偷聽。
“我不要義成郡主替我去和親!”
明鸞昂著頭說:“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寧願和親異國,背井離鄉,也不願做拉人擋災禍這樣無恥的行為。”
“母親教導我君子不可為小人慼慼之事,所以女兒這就去齊王府見義成郡主。”
“告訴她,不管母親許給她多少好處,怎樣威脅她,她都不該,也不能替我去和親。”
說罷,明鸞一溜煙兒的跑了出去。
“快,快把人截住。”
太妃說話也不利索地吩咐左右去攔俞明鸞,一時間心都要急碎了。
“讓她去吧。”
徐慕歡反而淡定地吩咐道。
明鸞從清熹齋跑出來後直奔馬廄,跨上踏星流,一溜煙地往齊王府奔去。
明鸞與義成郡主並不熟識,雖然都為宗室女,但俞寶卷是齊王次之的二女兒,齊王次子本就碌碌無名,也無承襲爵位的可能,宗室內人微言輕,他的女兒便更不為人所注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如果不是非要挑選一個人去和親,恐怕她這輩子也成不了郡主。
明鸞第一次注意到她,還是在她冊封為郡主的典禮上。
那年她一十六歲,因家裡的忽視尚未訂親,便天降一個大禍到她頭上。
所以,當僕從來報青鸞郡主求見時,俞寶卷有些詫異,但還是請她進來了。
來者氣勢洶洶,一見她便提起不要替人和親之類的話。
俞寶卷請她坐下,叫侍女奉茶來。
“你還喝得下去茶,你要吃大虧了,你到底知不知道吐蕃是什麼地方。”
“我不管她們是怎麼哄騙你的,但你不能聽信,不能替我去和親。”
見她年紀雖小,倒是一身俠骨。
換做別人,有人願意替自己遭罪,高興還來不及呢。
俞寶卷嘴角含笑地說道:“是我請徐王妃來家裡,共商和親一事,也是我自己想去吐蕃的。”
“你瘋了嗎?”
俞明鸞不理解,完全不理解。
“好不容易和親一事出現轉機,你很可能不必去吐谷渾了,為何還主動請求去吐蕃呢?”
“青鸞郡主,你可知我朝尚公主、郡主者需為列侯以上。”
俞明鸞點了下頭,“知道啊,無爵著不得尚鄉君、縣主,凡非列侯者,不可尚宗室貴女及公主。”
俞寶卷又說:“陛下已封我為郡主,若不去和親,誰能娶我呢?”
“刨除同宗不能婚嫁,列侯以上人家就那些,同齡適婚者更屈指可數,我還能嫁得出去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