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英住在王宅的單獨院落中,訊息沒那麼靈通。
但因今日天氣好,便有心要逛園子,順路往王勇娘子的房中去坐坐,姑嫂間閒聊也能蹉跎時間。
她二人之間關係極好,一向無話不談,韋氏便將朝中鬥毆一事與王桂英說了。
“兄長無大礙吧?”
桂英關切的問了句。
“他自然沒事了。”
韋娘子淺笑道:“咱們這樣的人家從來就只有看熱鬧的份兒。”
韋氏此言可不是諷刺王家,實在是王家前後忠良之名,後有從龍之功。
這樣的忠臣良佐身份,在朝中必不結黨,怎麼會與人爭鬥。
王桂英思忖半晌後說:“看來吐谷渾一戰必是有大捷傳來了。”
“小妹為何做此揣測?”韋氏不解。
“你想呀,不說近的,往前推一年,吐谷渾不真心請求聯姻那會兒,朝中多少大事都姑且暫放。”
“更不提陛下發旨意令長寧王率兵出征時,只言戰事不言其他。”
“如今不僅重提設立勸農司的事,而且還上朝議商、稅之事,可見戰事漸艾,陛下已能分出心來。”
韋氏聽罷覺得這番見識十分有理。
“可怎麼一點風聲也沒有呢?”
“你哥好歹也在兵部做官。”
桂英打趣道:“怕是兄長嘴嚴的緊,對嫂子也半分不肯透露呢。”
這會子進來一個媳婦,拜道:“姑娘院子裡的一個丫頭剛過來回話,說是程將軍府上的裴夫人求見。”
韋氏是京兆大姓的閨秀出身,雖性情隨和寬仁,但還是有些驕矜在身的。
她不喜裴氏,嫌她粗俗聒噪,聽完這媳婦的話對桂英說:“你既有客來訪,我就不非留你用午飯了。”
桂英瞭然,相辭後回自己的院子去會客。
她是不總登門的,嫌王桂英歸宗後家中女眷太多,她不是當家娘子,不便宜,故總去尋徐慕歡。
不過今日裴翠云為何而來,王桂英也猜得六七分,大概就是早朝上官員毆鬥一事。
程仁虎雖是武舉出身,但沒怎麼讀過書,只武力充沛,從低階官吏熬上來,倚靠從龍之功才成了京官。
夫婦二人內外皆無助力,全靠著謹小慎微的經營和敏銳嗅覺。
不過裴翠雲可不是故作姿態之輩,端著架子拿五做六,她一見王桂英便侃快地將自己的憂慮傾訴出來,問她的見解。
“姐姐,你也太易受驚了,別人打架,又不干你的事兒。”
話雖如此,裴翠雲還是扶腮嘆氣。
“我這不是心裡沒底麼,也沒見過這樣的陣勢。”
桂英思量後笑言:“沒準兒日後多著呢,這才哪到哪。”
“你說話也雲山霧罩起來。”
裴翠雲沒明白。
“當初火耗的事兒出了多少人命,下馬了多少官吏,如今涉及商、稅,風浪只會更大。”
裴翠雲喃喃地說:“我們該怎麼辦?該做什麼提防?”
“程、裴兩家可有什麼親戚生意做的比較大?”
裴翠雲腦子裡過了一遍,搖頭說:“並沒有,吳不知出事那回,老程特地給他哥寫了信,叫他本份老實地守著田產、房子過日子,要懂得知足,免得惹大禍累及全族。”
“他哥老實巴交的,又不懂經營,怎會碰像樣的生意。”
“正是這話。”
桂英安撫道:“你更無需擔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