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耗歸公的聖旨已下,皇帝派刑部的江曳和吏部的吳不知為欽差,與戶部的張百齡和林文海同去兩江地區監督新政的施行。
一來是擔憂新政,二來是憂心吳、江兩人曾有過節,恐因私誤事。
兩樁心事讓俞成靖憂思難寐。
這不剛交了五鼓,天才矇矇亮,他便起來沿著曉翠湖旁的柳林散步。
再往前去就是未央宮,天亮後他正好去給舒後請安。
“什麼聲音?”
俞成靖耳力不錯,隱約聽見有操練的聲響。
禁宮之內何人敢放肆地舞刀弄劍。
“回殿下的話,應該是青鸞郡主。”
隨行伺候的太監趙德忠笑眯眯地答。
他貓著腰兒,指著柳林遮住的深處說:“郡主在那湖邊僻靜處習練劍法,等天大亮了,還要在那石頭上坐著,看會子書,天天如此,奴們起得早碰見過許多次了。”
趙德忠還說:“郡主還拜了個師父呢。”
“哦?哪個高手入了她的青眼?”
“大內一個叫沈林的侍衛長,劍術不錯,郡主央求著皇后娘娘同意她與那沈林學些功夫。”
俞成靖聽罷一掃陰霾地笑了下。
“她這趟倒是沒白來,又是拜師學藝,又是讀書學規矩。”
趙德忠見太子難得笑臉,想必是愛聽這些事兒,故繼續講道:“郡主沒課時就泡在集賢宮裡,還幫著掃塵曬書,與一眾內監宮娥要好的很,郡主鬥起蟲兒來可厲害了,已經在集賢宮裡稱了霸。”
集賢宮是宮內藏書之地,裡頭還有個小書房。
最開始皇子們都是在集賢宮裡讀書,但因集賢宮緊挨著後宮,外臣出入諸多不便,再後來建了御書房,就都挪到內邊去了。
“咱們過去看看熱鬧。”
俞成靖說罷便越過柳林往湖邊去了。
她哪裡是操劍,手裡就一根一尺長的竹竿兒,倒是練地十分虔誠,連有人靠近了也不知道。
俞成靖拿起石頭上扣著的書看了一眼,竟是最近京中流行的“火耗雜論”。
其實是一個秘書郎根據當日御殿辯論整理出來的書,在京中十分暢銷,一時到了洛陽紙貴的地步。
沒想到她竟愛看這些。
女孩子不都愛看話本、傳奇,或者是志怪小說什麼的。
“你這劍練的也不怎樣,像只三腳貓。”
聞聲忽停的俞明鸞轉身看過來,竟是俞成靖翹著腳坐在那石頭上笑話她。
“不要你管”
她一努嘴兒,明顯又羞赧又不悅。
俞成靖記得內天他在泥塘裡把她救上來,成端笑話她像泥猴子,她也這副模樣。
可見是個自尊心強,又好勝的小娘子。
“郡主還不快給太子殿下請安?”
趙德忠和氣地提醒。
若是往日俞成靖也就讓她免了這些虛禮罷。
可今日,她剛懟了自己,俞成靖倒想故意氣氣她,饒有趣味地看著正撅嘴的小丫頭如何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