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在明鷺的婚事上我與你向來說掏心窩的話。”
“長陵侯府不比其他勳爵人家,不十分富裕。”
“當初聽說得了明鷺的青睞,侯夫人十分高興,一方面就是覺得鷺姑娘王府出身,財力非一般人家能及。”
李家不止圖人還圖財,這件事兒程尋意是有數的。
“鷺鷺是嬌養大的,培雲是個讀書人,小夫妻倆都不善經營,嫁妝裡這麼多金銀古董,綾羅綵緞,往後若是缺錢了,今兒當一件明兒賣一件,這樣過日子可不紅火。”
程尋意聽她一說,覺得有些道理。
明鷺一個十五六歲的新娘子,遠嫁長陵邑,身邊沒個孃家人,摟著這麼多寶貝並不牢靠。
若是李家這個親戚來借當頭,內個親戚看中一樣東西,明鷺能不給麼。
“那你的意思是,這些東西都不帶了?”
“哦,我不是這個意思。”
徐慕歡把單子放在桌上,笑了下。
“這類東西倒也不必帶的這樣多,不如多給她田產、鋪子,尤其是多年來都打理的井然有序,收入不錯的莊子、鋪子。”
“即使他夫妻倆不善經營,莊頭和掌櫃都是牢靠的,每年收入有保證,鷺鷺就不缺錢花。”
“即使接濟婆家的長輩、親戚,花出多少銀子都有數目,賴不脫。”
“再者”,徐慕歡訕訕的喝了口茶說:“不比那些金銀玩意兒,嫁妝裡的田產、鋪子,婆家是不敢輕易賣的,想賣也不敢不經過王府,也能防鷺鷺的嫁妝被敗光不是?”
“畢竟金滿箱、銀滿箱的嫁女,是為了讓孩子嫁人後仍能錦衣玉食,夫家不過是沾鷺姐兒的光罷了。”
婚姻放在王府和侯府這一層面,涉及到如此貴重的彩禮和嫁妝,就不能不多考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都說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王府不多算計,可也不能不給姑娘留退路。
程尋意被徐慕歡說服了。
如今她覺得李培雲好,可是不是真的好,得日子過久了才知曉。
田產鋪子雖不撐臉面,但裡子殷實,夫妻過日子不講究一時風光,求的是細水長流。
萬一李家靠不住,金的銀的帶去可能被糟踐,但田產鋪子不會,更保險些。
“你說得對!”
程尋意忙把嫁妝單子折起來收好,“我回去再考慮,重新擬一份。”
……
這邊大人們在商議婚事,那邊明鸞和明鷺在園子裡散心。
姊妹倆年歲相差得多,且自打阿元入王府,明鷺就戴孝,在一處玩的時間有限。
“真羨慕你,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也想去女學,可惜母親不讓。”
明鷺理了下表妹被風吹歪的小辮子。
“那你出了孝也來婦好祠女學如何?”
聽她懵懂的話,明鷺笑了起來。
“出了孝我就快十六了,就要嫁人了,怎麼可能再去讀書呢。”
說這話時兩人正坐在翡玶湖旁的亭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