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安敬茶後徐慕歡隨著俞珩在左手位落座。
太妃將阿元喚道跟前,見她生的著實好看,不禁面露笑容問,“鸞鸞幾歲啦?”
“六歲。”
阿元全無笑容,一張小臉兒有點緊張怕生的繃著。
“這是鷺姐姐,你大伯父的女兒。”
阿元看了看明鷺,朝她做了個萬福禮。
“姐姐安好。”
對著孩子,大人們總是寬容的,故一時氣氛放鬆了不少。
太妃身後的邱姑姑笑著說:“到底是王府血脈,二姑娘還這麼小呢,就出落得這等模樣,有這種氣度。”
邱氏話裡話外好像全因為俞珩,明鸞才能生的這樣好。
阿元看了眼邱姑姑,一本正經的說:“大家都說我長得像我阿孃。”
以往總有人說阿元長得像徐慕歡,所以阿元一聽見邱姑姑說起容貌來就慣性的提自己像母親。
徐慕歡正喝茶,聽罷女兒的稚言心中一喜。
雖然孩子是無心機的,但卻恰到地懟了那邱氏。
“上學了嗎?”
老王妃拉著明鸞扯閒話。
“阿孃教我識過幾個字。”
“那都讀些什麼書呀?”
太妃拉了一把明鷺上前,想比較一番似得問。
“你鷺姐姐在讀女誡、內訓。”
這兩本書阿元從未聽過,只回答道:“原來只看千字文、弟子規,今年我也六歲了,母親教我讀了論語和孟子。”
都是世代簪纓的人家,自然都知道四書是男子科舉時必讀的,內宅女子少有拿來啟蒙使用。
太妃聽罷略覺詫異地看了眼徐慕歡。
“女兒還是不要充作男兒教養,也該讓她多習閨學和女四書才對。”
俞珩覺得這話頗帶教訓意味,便轉圜道:“慕歡孃家自有一套教導孩子的辦法,循序漸進很有章法。”
俞珩也不是一味偏向維護慕歡,確實讓女孩子從小就學女誡之類的沒什麼好處,管教成縮手縮腳的樣子。
王妃被兒子當面反駁有些不悅。
“你二人這麼多年身下只這一個女兒,也難怪當成兒子養。”
讀書教育意見相左倒也沒什麼,可這樣說話就是故意挑慕歡沒能養個兒子。
俞珩冷下臉來,覺得母親是在故意找茬。
當初她讓自己把徐慕歡帶來請安奉茶就提前說好了,不提過去那些舊事,為何還要找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