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太后又跌坐進椅子裡,握緊拳砸在几案上罵俞鐸。
只是賈宜卿沒有想到,這竟是他們母子最後一面,終成訣別。
……
俞鐸自生下來長到今日,已然養成不可一世的脾氣,連賈太后都攔不住他,何況幾個內官。
他拔出腰刀來,指著那群攔住他去路的人,吼道:“滾開!誰敢擋本王的路!”
怕死不敢往刀口上撞的人紛紛躲開來。
俞鐸就這樣乘快馬出宮,回王府召集平日裡效忠自己的黨羽武官,調動京中兩萬多禁軍,要和東進的安王大戰一場。
“七王爺,禁軍左營尉官趙瀾拒不接詔。”
這個趙瀾是王昕的女婿,兵部侍郎王勇的妹夫,自然要效忠安王。
他怕是已經得到了風聲,故有膽量按兵不動。
“本王現在無暇處置他們,繳下左營將士所有的兵械、馬匹,圈禁在營地,妄動者殺。”
“好在左營不過兩千餘眾,對我們影響不大。”
俞鐸還未曾見識過在涼州浴血而戰過的戍邊兵將的勇猛,此時還抱著能大獲全勝的信心。
“將本王的手書八百里加急分別送去清河郡、雲中府兩地刺史手中,讓他二人集結兵馬在兩地中間,趁反賊俞錚過境伏擊之!”
俞鐸在眾親信前拔刀怒喝。
“爾等隨本王出兵阻反賊,一戰功成,本王登基後自有封賞!”
這些人本就是俞鐸經營數十年的親信,早就盼著擁俞鐸登基,憑藉潛邸功臣的名頭坐享榮華富貴。
故俞鐸一呼,他們則百應。
俞鐸點兵準備迎戰,已如覆水不可收。
賈太后也只能期盼俞鐸真有天子的命數,劣勢下仍能功成,擊退俞錚東進的大軍。
“羅通,你去賈琰那裡傳哀家懿旨,徵召京中十五以上男子,操戈編隊,協助榮王討伐反賊俞錚。”
賈太后抱著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心,盼著能助俞鐸一臂之力。
哪怕這力量微不足道,也比沒有的好。
“俞錚和他部下將領的家眷呢?有沒有控制起來?”
賈太后早就派了八百里加急送手諭去朔州,讓朔州賈家的信臣挾持相關家眷相要挾。
卓淇面無表情搖了下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賈宜卿最怕他這個不喜不怒的神色,那代表著卓淇心中既無謀劃也無計策。
“俞錚早有準備,一個婢女都沒有落下的全部悄無聲息地轉移走了,尚不知轉移去了哪裡。”
“而且賈敦已死,驛使來報,一進城就看見一個人頭懸在城門口兩人高的木樁上,隋大安說那就是賈敦,已經懸首三個月了,被鳥獸啄食,腐爛地只剩下一個骷髏,屍身他已經悄悄的埋了。”
賈太后聽罷心中一慟,賈敦可是最會討她歡心的孩子。
他從前進獻入宮的金絲雀還都養在寧壽宮廊下懸著的鳥籠裡。
本以為他討了朔州刺史的官能夠替七王爺效力,誰想剛去就被殺了,還如此殘忍的懸首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