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這些人還對他嗤之以鼻,視他如螻蟻,而今天,他們卻不得不低頭哈腰,陪著笑臉。
官場如戲,人情冷暖,不過如此。
————————————————
當天下午,蘇慶陽回到了省紀委辦公室,坐在那把他已經坐了十年的紅木靠背椅上,眺望著窗外的省政府大樓,思緒萬千。
今天的談話讓他對林楓有了全新的認識。
這個年輕人不僅勇敢果斷,更有著遠超同齡人的政治智慧和分析能力。
蘇慶陽按下辦公桌上的內線電話:“小張,請李勝處長過來一下。“
不一會兒,辦公室的門被輕輕敲響。
“請進。“
李勝推門而入,這位五十出頭的中年人留著平頭,戴著一副金絲邊眼鏡,一身筆挺的深色西裝,舉手投足間透著一種幹練和穩重。
“蘇書記,您找我?“李勝恭敬地站在辦公桌前。
“坐。“蘇慶陽示意他坐下,親自為他倒了一杯茶,“老李啊,這次昆陽市的巡視工作,我想交給你負責。“
李勝微微一怔,隨即點頭:“感謝書記的信任,我一定竭盡全力,不辱使命。“
蘇慶陽抿了一口茶,目光深邃:“對於昆陽市的巡視工作,你有什麼想法?“
李勝思索片刻,沉穩回答:“昆陽市的問題複雜,根據前期掌握的情況,那邊的政治生態確實堪憂。我計劃先從周明遠案入手,揭開一角,再逐步擴大調查範圍,爭取在一個月內有階段性成果。“
“那具體怎麼操作?“蘇慶陽進一步追問,眼神中帶著考驗的意味。
李勝侃侃而談,講述了自己的工作計劃。
他的計劃條理清晰,步驟詳實,但總體上還是停留在常規巡視工作的思路上,沒有什麼驚豔之處。
蘇慶陽聽完,微微點頭,但並未表態。
他放下茶杯,語氣平緩地說:“我來給你講一個思路,你聽聽看如何。“
隨後,蘇慶陽將林楓的分析和觀點原封不動地複述了一遍,只是沒有說明這是林楓的想法。
他講到了從周明遠案入手,透過證據鏈斷裂點突破,再一步步擴大戰果,最終實現對昆陽市政治生態的全面清理,甚至上升到省級層面的戰略構想。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來做,你覺得如何?“蘇慶陽問道,目光灼灼。
李勝聽完,眼前一亮,彷彿被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
他下意識地拍案而起,臉上寫滿了興奮和敬佩:“好!實在是太好了!這思路高屋建瓴,胸懷全域性,不愧是書記的見解,格局就是不一樣!“
他的聲音越來越激動:“我們太侷限於一城一地、一個官員的得失,而沒能看到整個大局。這種'放長線釣大魚'的策略,才是真正的政治智慧啊!特別是那個找準切入點,層層推進,最終上升到省級層面的構想,簡直是絕妙!“
蘇慶陽看著李勝激動的樣子,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這並不是我的思路,而是你們巡視組那個林楓同志提的。“
“什麼?“李勝猛地一震,嘴巴微張,難以置信地看著蘇慶陽,彷彿聽到了什麼天方夜譚,“一個年輕的科級幹部能有這樣的政治洞察力和戰略思維?這...這簡直不可思議!他多大年紀?“
“三十出頭。“蘇慶陽淡淡地說。
“三十出頭?“李勝更加震驚了,“這種對政治生態的敏銳洞察,對巡視工作規律的準確把握,對戰略戰術的精妙運用,就算是我們這些老紀檢幹部都未必想得這麼透徹!一個三十出頭的年輕人,能有這樣的政治智慧,簡直...簡直是奇才啊!“
“所以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蘇慶陽意味深長地說,拿起茶杯輕輕啜了一口,“老李,我把這個年輕人交給你,你要好好帶一帶他。“
李勝連連點頭,臉上寫滿了期待:“一定,一定!這樣的好苗子,我一定好好培養!“
“不過,“蘇慶陽又補充道,“有的幹部可能嘴上功夫了得,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一定強。我希望你回去後給林楓出一個大難題,好好考驗一下他,看看他到底是不是那塊料。“
李勝理解地點點頭:“明白了,書記。我會好好觀察這個年輕人,親自考驗他。“
“最重要的是,“蘇慶陽看向窗外,語氣變得更加沉重,“昆陽市的巡視工作涉及面廣,阻力巨大,你要做好充分準備。特別是...你知道的,那邊有些人背後的靠山很硬。“
李勝神色凝重地點點頭:“我明白。書記放心,無論遇到什麼阻力,我都會堅決貫徹中央精神,絕不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