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捋了捋思緒,楊廣平靜下躁動的內心,他繼續看向宇文化及,問道:
“那你覺得,朕應該如何安排三路兵馬?”
雖然楊廣不會完全聽從宇文化及之言,但不可否認,宇文化及的建議也會影響楊廣最終的決斷。
面對楊廣的詢問,宇文化及仍舊錶現得頗為恭敬,接著說道:
“啟稟陛下,以微臣之見,這三路兵馬,陛下親征,當親率中路主力,直搗突厥腹地,以揚我大隋國威。
另外,北平王羅藝鎮守邊境多年,對付突厥也頗為經驗,可讓北平府精銳為東路軍,從側翼夾擊突厥。
除此之外,陛下可派遣昌平王邱瑞,統領大軍從靈武出戰,為我大隋西路軍。
如此三方兵馬齊出,定可一舉平定突厥,還我大隋朗朗乾坤!”
宇文化及振振有詞,語氣慷慨激昂,聽得楊廣微微點頭,覺得很有道理。
可他轉眼一想,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沉吟片刻後,方才恍然道:
“對了,還有馬展那小子,先前北平府擊潰突厥,馬展的功勞也不小,若是將他閒賦在登州府,未免有些可惜。”
馬展給楊廣留下的印象頗為深刻,先前北平府急報,他都沒想到馬展會出現其中,可馬展卻偏偏給了他驚喜。
既然要對突厥用兵,馬展不出場可不行。
楊廣也知道馬展喜歡擺爛,但馬展越是如此,楊廣就越想將之帶上。他帶人在前方征戰,馬展卻天天划水,未免太沒意思了。
旁邊的宇文化及,在聽得楊廣之言後,不由得嘴角微抽,他方才故意不提及馬展,就是不想給馬展刷存在感。
但他不說,楊廣自己提起,那宇文化及也沒辦法了,他猶豫著說道:
“陛下三路大軍出征,已經是兵強馬壯,自然無需登州府出兵相助,而且昌陽縣公恐怕才回登州府,這麼快調動他,未免不妥。”
宇文化及小心翼翼的勸說著,等宇文成都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楊廣就會明白誰才是忠臣良將,誰才是大隋的中流砥柱。
可楊廣聽了這番話,卻是神色嚴肅的搖了搖頭,他一本正經的說道:
“朕都能御駕親征,怎麼就不能調動他了,而且朕也無需皇叔出兵,只要馬展前來助戰即可。
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朕身邊帶著宇文成都,馬展來不來也無妨,那就讓他去跟著邱瑞吧,也免得他太過舒坦了。”
楊廣很快下定決心,他倒是不介意給馬展賞賜,但要是馬展過得比他還舒服,那楊廣就有些不平衡了。
並且,先前馬展和宇文成都一戰,實力比起宇文成都還更勝一籌,這樣的實力天天在家裡躺著,那豈不是浪費了?
要馬展多立些功勞,楊廣也好給他加官進爵,這是為了馬展好。
前方宇文化及聽得一愣一愣的,他還以為楊廣要將馬展帶在自己身邊,如果是在西路軍,那就沒什麼可擔心的。
因為突厥王庭就在中路,楊林御駕親征,必然面對突厥主力。至於其他兩路兵馬,起到的只是策應的效果。
宇文化及安心不少,他不再猶豫,連忙拱手答道:
“陛下英明,方才是微臣考慮不周,像陛下這般安排正合適!”
得到肯定的答覆,楊廣也是輕輕點頭,他臉上露出微笑道:
“此事就這樣定了,派人告訴馬展,只要他再立功勞,朕定然重重有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