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腳步匆匆,來到書房之中,其中正坐著一道身影,不是楊林又是何人?
“兒臣見過父王!”
馬展與眾人拱手行禮。
楊林目光掃視而過,看到其中的姜松,頓時眼前一亮。他之所以大費周章,讓馬展大老遠跑一趟,不就是為了姜松嗎?
既然姜松跟著一起回來了,說明此番去北平府,還是比較順利的。
是以楊林輕輕點頭,問道:
“回來了就好,展兒,你們此去北平府,事情應該解決了吧?”
楊林並未直接詢問其中細節,畢竟姜松就在此處,不管姜松和羅藝是什麼關係,當面揭人家傷疤,可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馬展拱手答道:
“父王說的沒錯,兒臣此行還是很順利的,永年兄之事已經解決,只是在此期間,北平府發生了一些變故。”
聽到這裡,楊林眉頭微皺,眼中閃過一抹疑惑之色,好奇道:
“北平府出什麼事了?”
馬展沒有隱瞞,便是將突厥來襲,羅藝被圍的訊息盡數告知。
在得知詳細後,楊林目光微冷,沉聲道:
“這突厥倒是好大的膽子,我大隋不曾對他們用兵,他們卻敢大舉犯我大隋,真是自尋死路。
不過,羅彥超真是越老越不中用了,竟然中了突厥的奸計,要是展兒你沒去北平府,他豈不是要葬送在突厥手中?”
看得出來,楊林對此事頗為氣憤,話語之中既有對羅藝的不滿,也有對馬展在北平府的慶幸。
就算楊林不在北平府,但他作為大隋靠山王,自然關心整個大隋的局勢。
若是北平府真出了什麼問題,楊林必然第一時間領兵征戰,他存在的意義,就是捍衛大隋,保護大隋的局勢安穩。
怒斥了羅藝幾句,楊林也冷靜下來,雖然此事有些突然,但終究是解決了,並未真讓突厥殺入大隋。
想到此處,楊林對馬展讚賞道:
“看來本王讓你北上,真是一個明智之舉,要是讓老大他們去,恐怕真讓突厥奸計得逞,殺入北平府了。”
雖然馬展只是簡單描述了一下,他們三人衝入敵軍,助羅藝突圍之事。
但楊林久經戰陣,怎會想象不到其中兇險,這件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別說是登州府了,就算是放眼整個天下,能夠做到這等程度的,也是屈指可數,而馬展就是其中之一。
面對楊林的誇獎,馬展臉上露出笑容,嘴上卻頗為謙虛道:
“父王過譽了,這都是兒臣分內之事。”
楊林瞥了他一眼,朗聲道:
“在本王面前,就不必這般客套了,該是你的功勞,肯定少不了。”
馬展連連點頭,他當然不懷疑這一點。
楊林向來都是賞罰分明,而且除了朝廷的賞賜,楊林自己也不會小氣。
並未在此事上談論太多,楊林相信,朝廷在得知訊息後,肯定會有所決斷,他只要守好登州府,等待朝廷安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