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展並不知曉,姜松這麼多想法,當然了,就算他知道也沒什麼可糾結的。
畢竟他提升實力的辦法,其他人根本看不明白,也沒有複製的可能。
就這樣,隊伍距離登州府城越來越近。
而楊林的身影也是出現在城門之外。
在大軍抵達之際,楊林也是策馬迎來,他看著自己的一眾義子,臉上露出微笑,隨即頷首說道:
“展兒,老大……你們回來了,大軍在相州府的戰績,本王可是早有耳聞!”
別看楊林在登州府,但大軍在前線的訊息,他是第一時間知曉,甚至比楊廣都早。
畢竟這支大軍,本就是他麾下兵馬,而且相州府距離登州府,當然要比到大興城近得多。
楊林的稱呼差別,眾太保自然明白,但他們並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以馬展展現出的天資,本就有資格獲得楊林的重視。要是他們有這樣的實力,楊林一樣不會虧待他們。
而且,此番征討反賊,馬展將一大部分功勞都分潤給諸位兄弟,他們對馬展感謝都來不及,怎麼可能嫉妒呢?
馬展等太保,見到楊林之後,自然不敢怠慢,不管他們在外面是什麼身份,在此間都是楊林義子,便是翻身下馬,拱手道:
“兒臣見過父王,此番剿賊,幸不辱命!”
楊林也是跟著下馬,他將馬展扶了起來,笑著說道:
“不必多禮,此番剿賊,你們可是給本王掙足了臉面,也讓天下人知道,就算我楊林沒有子嗣,也後繼有人!
本王已經在城中準備了宴席,此番定要好好為你們慶功!”
這一戰可不同於往日,是馬展等太保獨當一面,取得了大勝。如果是楊林領兵親征,或許他還不會這般急切。
眾人再度拜謝。
楊林帶著眾人,便是往城中而去,至於後方將士,楊林也都準備就緒。
這都是他手下人,楊林當然不會厚此薄彼。
如果他是賞罰不明之輩,就不可能成為靠山王,更不可能獲得這麼多人的效忠。像魏文通這等舊部,現在還感念楊林之恩。
但是,楊林尚未行動,便是注意到在眾太保之後的那名青衫青年,正饒有興趣的打量著此間。
這讓楊林心生疑惑,此人不著戰甲,顯然不是軍中之人,而且面對自己,仍舊神色自若,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
短暫思索之後,楊林還是開口問道:
“展兒,這位壯士是何人?”
聽得楊林之言,眾人也才幡然醒悟,方才太高興了,一時間忘了姜松。
馬展微微抱拳,笑著介紹道:
“啟稟父王,這位是姜松姜永年,我們從大興回來路上,遇見的一位義士。
那時候,永年兄在追趕流寇,兒臣等人錯把他當做賊人,便是前去阻攔。
說起來,兒臣和他也是不打不相識了,特意帶他來登州府一遊。”
按照馬展的意思,姜松只是途中遇見的路人,雖然起了些波折,也沒什麼特殊的。
但楊林很快抓住其中關鍵,他看了姜松一眼,頗為好奇的問道:
“原來如此,那你們二人勝負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