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楊廣,對馬展是頗為看重。
首先就是馬展在風雪之時,第一時間救他,這等忠心令楊廣難以忘懷。
其次,就是馬展表現出的實力,確實不容小覷。或許假以時日,馬展也將成為大隋棟樑之臣。
至於馬展的那些缺點,在楊廣看來根本不是事。
真要說起來,楊廣的容忍度可比楊林高得多。楊林雖然放任馬展,卻不可能看著他貪贓枉法,欺壓百姓。
楊林始終是有著自己的底線,他要捍衛大隋,捍衛朝廷,培養馬展也是為了大隋的未來,他可不想培養出一個奸臣。
要真是這樣,馬展的存在非但不能保證大隋的安穩,反而會禍國殃民。
可楊廣就不一樣了,他對手下人的要求主要就是兩點。第一就是忠心,第二就是有能力,如果夠忠心,能力差點都能接受。
而馬展正好符合這兩點。
只不過,就算楊廣並不在意馬展的作為,但有些事也不好擺到明面上說,楊廣便是平靜解釋道:
“昌陽侯應該在府邸中休息吧,大軍這麼快就到了伏俟城,朕也沒有準備,所以並未叫昌陽侯過來。”
聽得此言,韓擒虎頓時恍然,他並沒有糾結,拱手道:
“原來如此,那倒是有些可惜。”
簡單說了幾句,楊廣並沒有糾結於此,他看著眾將說道:
“諸位愛卿一路征戰,必然十分辛苦,如今吐谷渾已經國滅,便在伏俟城暫做休整吧,過些日子,朕可還有要事安排!”
眾將紛紛拱手稱是,楊廣都開口了,他們當然不敢怠慢。
安撫了一番,楊廣便是讓眾將先行退去,留下了韓擒虎和宇文成都。
韓擒虎是大軍主帥,宇文成都則是楊廣親信,乃是他麾下第一戰將。
包括宇文化及,以及朝中重臣,都留在這大殿之中。楊廣這樣做,明顯是有要事商議,眾人皆是頗為鄭重。
楊廣沒有含糊其辭,實際上,早在他御駕親征之前,就已經想好了這件事,眼下便是直抒己見道:
“吐谷渾屢犯我大隋邊境,此番朕御駕親征,成功將之覆滅。這無疑是宣揚我大隋國威的好機會。
所以,朕打算在穩定吐谷渾之後,前往張掖郡,在焉支山舉辦萬國會,讓西域諸國前來赴會,見識我大隋之威!”
說到這裡,楊廣頓時目光灼灼,鬥志昂揚。他此刻取得的戰績,別說是楊堅了,自古以來也沒有君王能夠做到。
而這萬國會,無疑是鞏固楊廣威望,提升他影響力的重要一步。
果然,在楊廣開口之後,眾人皆是振奮不已。因為這件事情,關係到的不只是楊廣一人,更是關係到大隋國威。
而他們作為大隋的一員,亦是與有榮焉!
作為一名兢兢業業的老將,韓擒虎還是很有遠見的,在楊廣說完之後,他便是面露思索之色,接著道:
“陛下此舉,莫非是意在西域?”
楊廣抬起頭來,目光灼灼,朗聲道:
“不錯,自從魏晉以來,西域通道多年閉塞,如今我大隋覆滅吐谷渾,正該攜大勝餘威,震懾西域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