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伏俟城,如果我們能夠先於大軍趕到伏俟城,也不失為一件壯舉。要是大軍走在我們前面,那正好在伏俟城匯合。”
在這關鍵時刻,楊廣沒有優柔寡斷,他看著馬展,鄭重其事表明態度。
方才馬展冒險救他,楊廣願意相信馬展。
而且,現在身陷絕境的又不是楊廣一人,如果出了什麼問題,馬展也跑不了。
試一試,或許有意外之喜。
而且,正如楊廣方才所言,要是他們能夠先大軍主力抵達伏俟城,他這個一國之君,御駕親征到外族都城之外,何其壯哉!
楊廣心中蠢蠢欲動,這不正是他一直以來所幻想的場景嗎?
他要用一場前所未有的勝利,來宣告自己的正統和偉大。
群臣還想反駁,可是當他們看到,楊廣臉上浮現的警告之色,最終還是將到了嘴邊的話都給憋了回去。
他們可不敢招惹楊廣。
至於宇文化及,他方才一直在觀望,並沒有反駁馬展。
一方面,是他在觀察楊廣的反應,既然楊廣沒有異議,他又何須糾結?
另一方面,眾人皆是無計可施,馬展能夠找到去伏俟城的路線,已經是天大好訊息,宇文化及是奸詐,但他可不是傻。
在楊廣說完之後,宇文化及連忙拱手附和:
“陛下英明,如今首要之事便是擺脫險境,我大軍足有五萬之眾,皆是精銳之師,就算當真遇到吐谷渾兵馬,亦是無需畏懼。”
宇文化及對楊廣瞭解至極,直接將楊廣的心裡話說了出來。
果不其然。
楊廣聽得宇文化及之言,面露欣然之色,笑著說道:
“宇文化及你說的沒錯,有朕在此,我大隋數萬精銳在此,天下何處去不得?”
——
在楊廣拍板之下,此事就這樣確定下來。
接下來大軍行進路線,都聽馬展安排,若有人膽敢違命,以軍法處置。
雖然先前一路過來,有不少將士都對馬展心存積怨,可是在楊廣的命令下,他們只能忍氣吞聲,不敢表現出來。
同時他們也想看看,馬展是否真能找到去伏俟城的路。如果馬展真能帶著他們走出雪嶺,他們反而欠了馬展人情。
眾人的反應,馬展並未在此。
此刻他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沒辦法划水了。系統的定位只有他一個人能看到,想要躺屍都不行。
就這樣,在馬展的帶領下,大軍行走數日,終於是到了安全地帶。
當眾人看見,不再被大雪覆蓋的道路,頓時如釋重負,鬆了口氣。
那日遭遇風雪,實在是太過突然,他們幾乎覺得,自己必死無疑。
誰曾想,他們能夠安然離開,甚至沒有出現什麼死傷,多少有些匪夷所思。
楊廣同樣欣喜,這也讓他越發確信,自己就是真命天子。他生來就該當大隋之主,他會讓大隋變得更加強盛。
而此刻,他會親自領兵,殺到吐谷渾都城去,讓那慕容伏允知道,大隋之主的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