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加封賞……十二太保馬展,陣斬賊酋,揚我軍威,其功顯赫,現賜爵昌陽侯,食邑三百戶……”
楊廣並未厚此薄彼,楊林的十二個義子,盡皆得了封賞。
包括楊林自己,也得了朝廷的賞賜,金銀財物眾多,相當豐厚。
但毫無疑問,其中最引人矚目的便是馬展了。因為誰都沒有想到,馬展竟能憑藉此功一飛沖天,直接被封侯了。
聖旨念出後,羅方等十一太保,皆是下意識側目看來。他們眼中有震驚,有羨慕,甚至還有嫉妒。
當然了,馬展並未注意到這麼多。
就連他自己也不曾料到,能夠得到如此重賞。回想一個多月前,他還是十二太保中,實力最弱,最不起眼的存在。
當真是一鳴驚人啊。
只不過,馬展並未因此驕縱狂妄,因為他已經猜到,自己能夠憑藉此功封侯,到底是什麼原因。
如果他不是十二太保,若非楊林看重提拔,楊廣不可能輕易封侯。
說到底,馬展必然是佔了楊林便宜。
方才聖旨之中,楊林只加了食邑和賞賜財物。作為靠山王,也是此戰主將,楊林的功勞,當然不可能只有這點。
正因為這些功勞,都分潤到馬展,甚至是其他十一太保頭上。
想到這裡,馬展不禁有些觸動。
其實楊林對他們這些義子,還是很好的。親自傳授他們武藝,培養他們成才,希望他們能夠成為棟樑之才。
雖說楊林這樣做的根本原因,是希望培養出一些人才,保大隋安穩。
但他的作為,對馬展等人幫助極大。
謝恩過後,使者便是暫且離去,留下了楊林以及十二太保在此。
楊林神色淡然,說道:
“陛下論功行賞,展兒能夠封侯,也算是因緣際會,你們這些做兄長的,更是不能懈怠,日後自有立功之機。
這些天,你們的表現本王也都看在眼裡,能夠知恥而後勇,不是什麼壞事,天賦固然緊要,但世上也不是沒有後來居上者。”
顯然,此刻楊林正在勉勵眾人,馬展提升得太快,對羅方等人的打擊不小。
他們一天天的練武,馬展卻是時常划水,怎麼可能心理平衡?
楊林自然是明白這個道理,便是藉此機會提醒,也是鼓勵一番。
他們跟著楊林,便是他們最大的機會。
只要羅方等人實力夠強,就不怕沒有建功立業的時候。就算楊林真的老了,他手下出去的戰將可不在少數。
反正以楊林義子的身份,在當今大隋,能夠給眾人提供極大便利。
羅方作為大太保,也是最穩重識大體的,在楊林說完後,便是率先拱手道:
“父王說的是,兒臣定然銘記在心,十二弟能夠戰將封侯,也是我等兄弟之幸,自當以十二弟為目標,更加努力。”
既然羅方都開口了,其餘十大太保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他們也是紛紛開口附和,表明自己的態度。
甭管他們樂不樂意,總不可能在楊林面前,表現出不滿。
他們不能斬殺鰲斂,便是因為他們技不如人。馬展實力在他們之上,又有斬將之功,封賞更高亦是合情合理。
至於馬展,則是一本正經道:
“承蒙陛下看重,兒臣定不負陛下、父王信任,以匡扶大隋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