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不得不說,楊林的實力還是很強的。他作為大隋靠山王,對大隋忠心耿耿,這麼多年來屢立戰功,威名在外,聲望極高。
但他有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不會教徒弟。眼前這十二個義子,包括馬展在內,皆是實力平平,只能算是二流。
哪怕楊林傾囊相授,他們也無一人,能夠學到真本事,繼承楊林的衣缽。
正在此刻,楊林忽然抬起頭來,目光恰好與馬展對視。
不過瞬間,馬展立刻低下頭去,他可不想吸引楊林的注意。他現在只想苟起來,然後混過即將到來的亂世。
倒不是他沒有野心,而是因為他明白,以前身的天賦,現在的實力,在隋唐世界和雜魚沒有任何區別。
這種情況下,還想著建功立業,揚名立萬,和找死有什麼區別?
在這三天時間,他也不是沒嘗試過開掛,但他千呼萬喚,也沒見系統回應,便是放棄掙扎,做出了穩妥的選擇。
外面的亂子,能不參與就不參與,實在要出手,也得認準了人。
真要打不過,馬展是不可能拼命的,大不了掉頭就跑,活命才是第一位的。
如果沒有這樣的覺悟,說不定哪一天,就被李元霸當草給割了。
正當馬展腦海中,浮現出諸多想法,考慮自己未來退路時,前方楊林再度開口:
“方兒,亮兒,你們不必爭了,既然你們皆有剿賊之意,本王答應誰都不公平。
如今距離出征,還有一個月時間,那就在一個月後,到演武臺比試一場,你們十二人誰能勝出,便是剿賊主帥!”
雖然一眾義子想法不一,他們都想爭取這個立功機會。
但楊林同樣有自己的考慮,並沒有輕易答應下來。反而以此為契機,推動十二個義子競爭,提升自己的實力。
大太保羅方,和二太保薛亮,他們本是剿賊主帥的有力競爭者,但楊林已經發話,他們自然不好繼續糾纏。
眾人便是立刻拱手答道:
“兒臣領命!”
但行完禮,二人又是目光對視,其中鬥志滿滿,顯然是將彼此當做最大競爭對手。
馬展小心翼翼打量著,看到此間情形,不由得鬆了口氣。如果是以比武選將的話,這件事應該和他沒什麼關係。
畢竟他們兄弟十二人,雖然武藝差距不大,但馬展仍舊是其中吊車尾的存在。
前身都躺了,他憑什麼不能躺?
當這個想法湧現,馬展頓時舒坦了,他的目標是苟到最後,何必爭一時之功?
便在這時,馬展雙眸抬起,下意識向前看去,忽然間愣住了。
因為此刻,一道虛幻又凝實的字幕,浮現於他眼前,呈現出一道道資訊:
【宿主志趣高遠,觸發鹹魚系統,只要完成鹹魚行為,便可獲得系統獎勵。】
馬展緩了好一會,可算反應過來,他的眼眸頓時亮起。當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他也有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