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邊怒斥著呼哈汗王和參加綁架行動的哈林主將都是廢物,邊立即傳令道:
“立即傳令,不許呼哈汗王氣急敗壞的冒然行動。同時立即召集各路汗王,前來商討應對策略。”
早都被大汗的氣急敗壞給嚇的戰戰兢兢的兵士,領命後就趕快轉身離去。
草蠻的大汗是怎麼也不會想到,他們謀劃的好好的,怎麼就反倒讓人家給綁了。
那些南函村民,怎麼突然間就變成南函的兵士了?這些情況,呼哈汗王和哈林主將怎麼就一點都不知道呢?
一想到這些,他在憤懣的怒斥呼哈汗王和哈林主將後,就又立即下令,讓呼哈汗王儘快查清楚這到底都是怎麼回事?
當然,他這邊也不消停的,命令立即全面徹查,潛伏在草蠻都城的南函細作。
但,令他們奇怪的是,任憑他們發起了一場驚動全都城的南函細作大排查。
但,就是沒抓到幾個南函的細作。並且,他們抓到的還是潛伏在草蠻都城權力圈外圍的一些不重要的細作。
而,靠近大汗等權力圈中心的細作,一個都沒抓住。草蠻的大汗又不傻,他是絕對不可能相信,就僅憑抓到的那些外圍的南函細作,就能把他們汗國的重要資訊傳遞出去。
可當他用盡酷刑,或者用盡各種威逼利誘的手段,想逼迫那幾個被抓住的南函細作招供出同黨時,人家都紛紛咬舌自盡了。
草蠻的大汗在得到這些彙報後,渾身驚出一身冷汗的同時,也暗自感慨,有如此愚忠於他們皇帝的臣民,南函豈有會敗之理?
可是,他怎麼也想不明白,潛伏在他們汗國的南函細作都哪兒去了?
他自然是想不明白了。這些都是大函聖上早都佈局好的。如有遇到,潛伏的細作被草蠻大量排查、搜捕時。
所有核心圈潛伏的細作都必須蟄伏,不得有任何的探聽資訊的活動。
而核心圈外圍的細作,就要加強活動,並故意暴露,從而造成潛伏在草蠻的大函細作已經引起警覺,以及被一網打盡的錯覺。
這也就是聖上研究前史兵書上的,棄車保帥的策略。當然,這些,對於那些個斗大的字都不識幾個的草蠻人自然是不會懂的。
這也是那些視死如歸的大函細作,寧死也不說出同黨的主要原因。
那就是他們對自己聖上的深謀遠慮,實在是佩服的五體投地的。那還有不視死如歸的道理。
早都被氣急敗壞衝昏頭腦的呼哈汗王,帶著手下那萬餘人的殘軍敗將,就要衝過邊境的時候。
他們大汗的命令,就透過蒼鷹信使及時的傳遞到他的手上。有了這個他們大汗的命令,以及一些僅剩的將官的勸說,才使得呼哈汗王逐漸的冷靜了下來。
因此,他也只能望著邊界憤懣怒罵對面的大函將士,似乎是想激怒他們,讓他們再越過邊境,好找機會決戰一般。
畢竟,越過邊界回到大函一側的大函將士,並沒有走遠。就駐紮在邊界十里不到的地方。
並且還用一些活捉的戰俘,被蒙上頭套綁在營帳外面。很顯然,這都是為了引誘呼哈汗王來營救的。
如果說,呼哈汗王還沒有收到他們老大的命令,以及被部下勸的冷靜下來,那他很有可能就會越界來營救這些被綁在營帳外的戰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