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澣北關都那麼難攻打,那就更別說南函的都城了。真不知道他們的大汗是認真的,還是開玩笑的,或者就是那麼一說。
正因為,眾汗王都這麼琢磨著,甚至都有人在小聲的議論著。一個按捺不住的汗王終於開口勸說道:
“大汗三思啊。一個小小的澣北關都久攻不下,那麼難打。那南函的都城必然也是愈加難以攻打。”
“鐵闊臺汗王所言極是,望大汗三思。”一些汗王也忍不住的躬身施禮的附和著勸說。
“休得滅我汗國的志氣,長南函人的威風。南函都城的防守兵力和地裡條件能和澣北關一樣嗎?澣北關久攻不下,南函的都城就一定也久攻不下嗎?”
面對大汗王的斥責和厲聲質問。眾位汗王,立馬就又變的鴉雀無聲。
不過,有一個汗王就顯得有些與眾不同。他自打一開始大汗提出要另劈戰場的時候,就在吃驚之餘一直都默不作聲。
那在眾汗王都炸鍋般的議論時,他更是默默無語。本以為他對這些都甚是不屑。
只是,一看到他在沉思的時候,就知曉,他肯定是在琢磨大汗的建議。從而顯得那麼鶴立雞群、與眾不同。
不過,此時的他就更是與眾不同的立馬附和道:
“大汗英明!大汗所言極是。”
這一聲猶如晴天霹靂一般的附和,不僅把在坐的汗王們給驚呆了。也把大汗給驚著了。
不過,他立馬就從吃驚變為驚喜。然後就暗自感慨著,他就說嘛,草原汗國裡的貴族們不可能都是一問三不知的酒囊飯袋草包。
還是會有這麼一個有些智慧,有些與眾不同的汗王的。想到這些,他就在欣慰中趕快詢問道:
“熾烈汗王可曾有高見?”
“高見不敢當。不過,對大汗剛才的質問有所思。大汗質問的在理。
南函的都城和澣北關在各個方面都完全不同。儘管都城同樣有高大堅固的城樓,以及護城戰壕。
南函的守兵防守的也更為嚴密。不過,他們此時的防守重點是澣北關。
因此,澣北關必然會對南函的將領、守兵等各方面以極大的牽制。相對而言,南函都城的防守就會薄弱許多。
據細作密報。南函都城裡的作戰能將都被調往了澣北關。特別是他們的戰神女將。
而都城現有的防守兵力還不足十萬。也就是說,南函的都城此時防守空虛。那也正如大汗分析的那般,正是我們進攻的好時機。
即便是進攻不順。我們只需要圍城數日,他們便會不攻自破。畢竟南函的都城是個上百萬人的大城,他們每天所需要的物資消耗,是我們大軍的數十倍。因此,大汗的這般決定是何等英明。”
“熾烈汗王果然聰慧,一點就透。如若眾位汗王都有熾烈汗王的聰慧,我汗國何愁攻不下南函的城池。”
眾汗王聞言後立馬就或冷笑,或不屑,或羨慕嫉妒恨等表情各異的琢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