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王上怒視了眾大臣後繼續厲聲呵斥道:
“寡人前王儲身份之確定,現王上身份之宣召,及澣北守將之監國上將的封賞。皆為,王太后與上將軍、劉總管等眾忠心之臣的反覆確認而定。
爾等無憑無據卻信口開河、妄加揣測,是何居心?是在質疑王太后確認王儲,宣召於寡人;還是嫉恨澣北關隘守將李上將?李上將在先王時就護駕守衛有功。
並歷來都是勤勉敬業的守衛邊關十幾載,功績顯赫。爾等卻在這裡無中生有、捕風捉影、妖言惑眾,爾等究竟有何詭計?稟,王太后,懇請依律嚴懲造謠生事之人。”
“準。”新王上剛說完,王太后就用威嚴又犀利的眼神盯著黃宰相。
“來人。欺君犯上之重臣該當何罪?”
“回稟王上。誣陷造謠、口舌犯上者,依律施掌摑刑,掌嘴八十,燙舌一次。罰奉一年,禁足半年。”
新王剛厲聲質問,劉總管就趕快掩飾住幸災樂禍,殷勤的回稟。新王上一揮手。侍衛尉官就帶領御林侍衛將黃宰相拖下大殿。
“女將老賊,你陰謀專權,不得好死。王上,老臣以死相柬,死不足惜。只可惜這大函江山將落入賊人之手,老臣死亦不得見天日。”
“侍衛聽命。將如此奸佞小人施割舌之刑,押如天牢。”
黃宰相還在聲嘶力竭的怒吼之時,王太后就厲聲命令著。黃宰相在驚詫之時,瞬間就呆若木雞,不再進行徒勞的怒斥和掙扎。
他之所以驚詫,並非是王太后對他的如此用刑,而是他早已經串聯好同黨,準備在適當時機逼宮上位。特別是他已經串聯好了王宮的各個守衛以及京都周邊的守備官兵。
就等著他在朝堂上發難之際,王宮守衛助力他逼宮。如有需要,京都周邊的同謀將官,將與他一起逼宮篡位。
不料,他的一舉一動皆在昔日王上的掌握之中。並且早已經秘密將他串聯的一些將官調換。
這也是昔日王上緊急召見女將進宮,並封她為監國上將,以及授予她京畿乃至周邊挾制兵權的主要原因。
經歷過二十年前宮變兵宮禍的女將,憑著她豐富的經驗,自然知曉如何處理黃賊的這番暗流湧動的騷操作。
等到他黃宰相在朝堂上發難時,他的同黨或被秘密收拾,或是見風使舵的都作鳥獸狀開溜。唯有他一個挑梁小丑在那興風作浪。
要不是王太后和新王上及女將達成默契,沒有抓住他直接逼宮的證據,早就對他殺無赦、誅全族了。
之所以先留著黃賊,還是新王給王太后建議,避免在即將舉行登基大典之時開殺戒的不吉利。同時,也要給黃賊同黨一個回頭是岸的機會。
或者是想圍點打援般的用黃賊做誘餌,逼迫躲在暗處的黃賊同黨都能跳出來。
就在新王上準備傳召李儒虎進京,協助她舉行登基大典時。沒成想,王太后突然在深夜病故昇天。
傳召李儒虎進京以及舉行登基大典之事,就只能暫時擱淺。不過,給他嘉獎之事也還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