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估計,在未來三十年中,朝中肯定是以復國集團為主的君主專制制度。
待大部分組織架構改變了,整體已經可以轉變,由封建社會步入近現代社會時,就可以瓦解君主專制制度了。
因為有後世的模板可以參考,賈寶玉覺得,過渡完全後,就可以以民眾為主組建朝中勢力。
再經過長達數十年或是百年的積澱和調整,中原地界上,就算是徹底穩定了。
後世的一些理念,如集中力量辦大事、與時俱進、以人為本等等,都可以慢慢融入進來。
當然,這只是未來的展望,眼下,還有三座大山需要慢慢搬開,一者為思想束縛,二者為士農工商固有的階級,三者為皇族宗室,以及現在出現的復國利益集團。
想要打破思想束縛,普及教育就是當務之急,同時得打破原來讀書就是為了做官的固有思想。
而普及教育,又需要時間的積累,以及經濟的支援。
好在此前靖元皇帝採納的他的一些新法,如改革鹽政,加上自貿區的橫空出世,加大對教育的投資,自然不成問題。
故而,賈寶玉打算先普及城鎮居民的三年義務教育,待時機成熟,再逐步推廣到鄉下農村,以及延長義務教育的時間等。
同時成立新式學堂,不再主教聖賢之言,還包括一些自然科學型別的知識,而後逐步擴充套件更多的領域基礎知識。
隨著知識積累,就會推動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對於打破固有階級,也有推動能力。
而科舉改革也是必然,當然不可能一下子,就將科舉直接裁撤,而是逐步讓新式的考試代替科舉。
賈寶玉打算提高科舉的錄取比例,讓那些年輕的有知識的人,下到鄉下去普及教育。
當然,並不強迫,你可以接著考,直到考上原本的科舉。
慢慢的,科舉就會變成了公考,依舊是給所有人開啟上升通道,只是原本透過就能做知縣起步的進士,是不可能再出現了。
除非是特別頂尖的人才,才有可能破格任用,總之,賈寶玉的目標,是建立相對完善且相對公平的考官制度,儘可能地讓所有人都能夠‘公平’競爭。
第二座大山,就是打破固有的階級,封建社會最固化的,恐怕就是士紳地主階層了。
此前賈寶玉就預料到,未來自貿區還會有一次危機,那就是外來商品對本土小農經濟的衝擊,利益最受衝擊的就是士紳地主了。
因為絕大多數商品或是金錢,都掌控在士紳地主們的手中,舶來品和洋貨,必然會對他們的利益造成巨大的衝擊。
這時候,所有計程車紳地主們肯定會奮起反抗,這一階段,賈寶玉知道,是最容易生起暴亂的。
利益衝突的背後,必然會出現流血事件,雖然賈寶玉不想傷害自己的子民和同胞,可是為了後代子孫,也為了更多人的利益考慮,該流血就得流血。
而總方針就是拉攏一批願意改變計程車紳地主,打掉一批固持己見的老頑固地主。
當然,也不僅僅侷限在本土流血,賈寶玉還打算轉移階級矛盾,就是開闢海外疆域和貿易,將生意做到全球去,將流血的風險轉嫁到其他地區去。
這其中需要做出很多的準備,尤其是對於軍隊的佈局,以及對各地士紳地主的真正動向的掌控,都需要賈寶玉慎之又慎。
喜歡紅樓:開局銜玉而生請大家收藏:()紅樓:開局銜玉而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