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封建王朝中葉的通病
若是在大盛朝國力強盛之時,北邙族的崛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今誰都看得出來,大盛朝國力日漸衰退,在走下坡路。
尤其是作為中樞的官員,更加能夠深刻體會到這一變化。
最直觀的就是,國庫裡的銀子,每年都在減少,如果再這麼減少下去,不出二十年,必然連官員俸祿都發不出了。
而對於一個王朝來說,一旦到了發不出官員俸祿的時候,就意味王朝末年的到來!
當然,對於眼下的大盛朝廷來說,還遠沒有到這樣的地步,畢竟想要充實國庫,還可以追加稅收,至少再撐五十年不成問題。
五十年後,朝堂上的人,早就換了不知幾茬了,所以對於眼下的內閣閣老來說,他們確實有危機感,但還不至於到束手無策的地步。
過了好一會,兵部尚書褚鈞望說道:
“皇上,老臣以為,當加強幽州武備,多築軍事重鎮,屯兵於幽州各個邊塞要地,適時尋找理由,發兵征討,如此一來,自可扼殺北邙族的再次崛起!”
話音剛落,次輔葉信便道:
“褚大人,你說的好聽,不管是築軍鎮,還是屯兵於要塞關卡,都需要錢糧軍餉,你動動嘴皮子,恐怕就是幾百萬兩銀子的預算出入,本官可告訴你,國庫里根本就拿不出這麼多的銀子來!”
褚鈞望很是不滿:
“葉大人,為何你總說國庫空虛,那每年各地上交的稅銀都去了哪?”
葉信淡淡地反問:
“褚大人,你們兵部每年的預算都會超出很多,你覺得國庫的銀子去哪了?”
“無非就是拿今年的銀子,補去年的窟窿,補完之後,本就所剩無幾,剩餘的銀子,來一次水患天災,幾乎就見底了,哪來多餘的銀子用於其他的事情?”
其實在場的幾人都知道,國庫最大的支出,不是軍費,也不是官員俸祿,而是宗室開支。
只是這大盛江山本就是康家的,養一些宗室,也是應該,歷朝歷代皆是如此,大臣們自然不敢置喙此事。
上首的靖元皇帝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國庫日漸匱乏,強敵崛起,此長彼消,可以想象未來將面臨怎樣的困局。
但是強敵也不得不防,一旦被北邙族成長起來,大盛朝便將有危急存亡的處境,這是康氏皇族絕不願看到的。
隨著葉信和褚鈞望兩人爭吵完,大殿裡陷入了沉寂,過了好一會,才聽靖元皇帝說道:
“諸位愛卿,皆是朝廷肱骨大臣,不必為了這一點事情,就鬧得不可開交。”
“為了壓制強敵北邙族的崛起,朕打算從內帑拿出五百萬兩出來,內閣擬定一個清晰的條例和應對措施出來。”
“一定要將北邙族扼殺於崛起之中。”
“朕不希望,咱們大盛朝會和前朝一般,都亡於異族之手!”
說到最後,靖元皇帝甚至是咬牙切齒,看得出來,北邙族才是他最忌憚的。
眼見靖元皇帝竟然要從內帑中撥款,用於抵制強敵的崛起,五個閣老皆是神色各異,不過表面上,還是恭敬應承。
因為有前朝的前車之鑑在,所以大家都明白,一旦讓北邙族崛起,將是最強大的敵人。
就算可以抵禦北邙族的入侵,整個朝廷會將重心放到防禦北邙族之上來,其他地方必然會出現遺漏。
君臣等人商議了許久,步豐軾五個閣老方告退,唯忠順王留了下來。
待步豐軾五人都走了,忠順王說道:
“皇上,臣弟以為,萬不該從內帑支出,如此一來,此後只要遇到難處,他們這些文臣,定會一直盯著內帑。”
“可皇上您的內帑又能有多少銀子呢?”
靖元皇帝聽了,喟然長嘆:
“朕又何嘗不知,可到如今,國庫空虛是可以看到的,朕不想追加賦稅,加重百姓們的負擔。”
“而且一旦開了追加賦稅的頭,後邊只會越來越重,加上地方官吏層層疊加,百姓們恐將難以生存。”
“對於這些官吏來說,他們才不在乎百姓死活,可對於咱們康氏皇族來說,百姓就是咱們江山的根本,朕寧願苦一點,也不願動搖江山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