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賈寶玉的幾種斷句法,馮示憲和牟楠承兩人神色逐漸變得凝重起來,馮示憲也再無最初的輕示。
按照賈寶玉的說法,這句話若是斷句不同,所造成的釋義則完全不同,而且有些釋義竟然是完全反著來的。
二人沉思了許久,也沒什麼結果,只聽牟楠承說道:
“賈公子,在下覺得,第一種是最合理的解釋,那才是聖人的主張。”
馮示憲也回過神來,說道:
“牟先生說得沒錯,千百年來,這句話都是這麼解釋的,若有錯,這麼多年來,那些先賢為何無一人提及?”
賈寶玉順勢接話:
“節臺大人此言差矣,雖此前無先賢提出來,可若此時提出,也是對後人警醒,以及對聖人的另一種見解。”
“因而,晚生以為,該是怎樣的釋義,得經過大家的議論探討,或許才會有一個定論。”
馮示憲和牟楠承對視一眼,問道:
“哦?讓大家來議論探討?你想怎麼做?”
此前牟楠承提醒過馮示憲,以賈寶玉現在的名聲,想要革除他的功名,並不容易,除非賈寶玉自己犯了大錯。
眼下賈寶玉竟然想要質疑書本上的內容,讓馮示憲微微有些不滿的同時,突然覺得,這還真是賈寶玉自己作死啊。
賈寶玉則不卑不亢地回道:
“陳兄的書檔,準備發行一種新的文集,晚生的意思是,將這句話,刊登上去。”
“如果節臺大人,以及牟先生不反對,晚生想將二位剛剛提出的意見一同刊印上去,不知可行?”
聽了這話,馮示憲神色微凝,看向了牟楠承,牟楠承自然也明白馮示憲在擔憂什麼。
便替他回了話:
“可以,自然可以,不過你不得曲解節臺大人的意思,節臺大人是堅定支援書本上的釋義。”
說話間,牟楠承回了馮示憲一個眼色,馮示憲會意,微微點頭。
賈寶玉聽後,頗為驚喜:
“若是如此,那再好不過,有了節臺大人,以及牟先生附名,想必定會引起江南士林中人的注意,到時候也會有人所結果和定論。”
馮示憲見他似乎有些喜悅,心裡卻在想著,這可是你自取滅亡,此時笑,事後可別哭。
“晚生這就去準備,告辭。”
說完,賈寶玉便閃身離開,自始至終,似乎對馮示憲都十分敬重。
“牟先生,為何要答應他?”
待賈寶玉離開,馮示憲問了一句。
牟楠承躬身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