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自己都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刺繡貼能有如此大的銷量。一開始安母跟安巧兩人加班還能夠保證供應,後來銷量上來以後,兩人已經無法保證供給了。
好在安母先前培養了不少繡娘,一番聯系之後,這才沒有出現無貨可供的局面。把繡活分給下面的繡娘之後,安母的擔子輕了不少,可是還有不少不便的地方。
最麻煩的就是不好溝通繡樣,很多新圖樣靠語言根本就表述不清楚。最後只能是兩個人熬夜搞出來。
再有就是收件麻煩。每個繡娘做的繡件數量不定,每次收貨,安母都要打不少電話才能把所有的繡件收齊。浪費電話費就不說了,關鍵是極其沒有效率,浪費了大把時間。
安巧就是這個時候動了自己回來創業的心思。
這件事並不難,嬸子需要一個中間牽線搭橋的人。安巧懂衣服買賣也懂繡件,溝通起來肯定是事半功倍。
再者,她是安母的侄女。有這麼一層親戚關系,去找那些繡娘收件也方便些。
安巧動創業這個心思也是被逼無奈。
安母給的待遇不錯,可是安巧也明白,僅靠打工的工資是混不出來個人樣的。最好還是自己出來做事,就像安樂的舅舅那樣,不過幾個月就買的起小車。
被退婚,被人指指點點的日子,安巧早就過厭煩了,她再不想活在別人的陰影裡。她要像堂妹樂樂一樣,開鋪子做生意,自己賺錢自己花。
在城裡這些天,安巧學會的不僅僅是做生意的竅門。更重要的是她從安樂身上看到了一個女人應該怎樣活著。
她這個小堂妹在鄉裡的聲譽可以說是毀譽參半。
好了說,她是天才。拿獎牌,上電視,考上城裡最好的高中,腦門上印著勝利者三個字。壞的方面呢,到現在私底下還流傳著她那些桃色訊息,真假不知的風流傳聞。
如果是她每天被人這樣議論,早就受不了精神崩潰了。可是安樂根本就不去理會這些閑言碎語,一門心思的忙著過好日子。
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成績優異,生錢有道。現在鄉裡不少繡娘,就靠著安樂那些網店賺錢貼補家用。
往日裡那些當面的嘲諷,早就隨著安家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一點點的消匿不見了。
如今見面,不管那些人心裡如何想,面上對安樂必然是一臉和氣,還要贊上一句,果然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
安巧知道她沒有安樂聰明,可是沒有關系,只要她努力,也可以過上好日子。不求像安樂做那麼大的生意,她只要抓住這個機會在鄉下立住腳,以後自然能把日子越過越好。
到時候,她安巧走出去,也沒有人敢提一句那些過往的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