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小院裡氣氛有些凝重。
姥爺埋頭抽煙,安父抱著茶杯一言不發。三個小的坐在一邊互相對望。
“姐,你倒是去不去呀,真是急死我了。”舅舅江源撓了撓頭,忍不住出聲。
隨著安樂被省城的學校錄取,一個現實的事情就擺上了桌面,那就是到底要不要父母陪讀。
今天一家子聚在一塊兒就是為了商量這件事。
“我我還沒想清楚”安母頭一回面對弟弟這麼弱勢。
安樂之前沒有想過母親會不願意離開縣城。一開始哥哥讓父母去定居的時候,父母拒絕,她以為只是處於對經濟的擔憂,現在看來是她想的太容易了。
人常說故土難離,安母在這裡生活了大半輩子,猛然要到一個新地方,自然有很多顧慮。
“老大,你是什麼想法說出來,大家給你參謀參謀。”姥爺吐出最後一口煙圈,下了定論。
“人生地不熟的,我去了家裡這些事怎麼辦?”安母看了一眼安父,語氣裡有些松動。
“你不去的話我可以住校,會照顧好自己。”安樂看了一眼母親,“凡事都要早做打算。哥哥以後肯定是要在省城定居的。”言盡於此,安樂不再多言,抓了老哥給她講化學。
勸父母去省城,不是安樂自私非要家長跟著去陪讀。
這都是通盤考慮之後的結果。
哥哥註定不會回縣城,安樂也不可能待在老家,父母年老的時候,終要去大城市生活。
與其垂垂老矣的時候,每天被關在樓上那一方小空間,不如,早做準備早日融入未來的生活環境。
“老大,的是對的。兩個孩子爭氣拼了出去,總不能因為老人就一輩子困在小地方。老么為了孩子能在城裡拼一套房子,你是當媽的,有些話我就不說了。”江漢看了一眼安母,知道她是安逸慣了,一時沒轉過來。
面對未知的未來,就算是安母這樣的成年人也會退縮。
想想之前兒子的安排,安母深吸了一口氣,不就是去省城嗎,能比給人講課還難,為了孩子,為了將來更好的生活,她豁出去了,就是給人幫工,她也能把孩子照料好。
見安母點了點頭,大家心裡也鬆了一口氣。
安樂畢竟是個孩子,孤身在外求學,只有寒暑假才回來實在讓人放心不下,安母能自己想通是最好的。
要母親去陪讀,安樂自然提前想好了生計。
安母每個月都有一些固定的繡活,網上也陸陸續續一直在接單。確定被錄取後,安樂就讓哥哥幫著相看鋪面。安母的手很巧,開個簡單的裁縫鋪子幫著縫縫補補,換個拉鏈什麼的,也是個日常進項。
這樣的鋪面不要多大的位置,能擺得下縫紉機就可以,鋪面小租金少,安母的壓力就會少一些。
更重要的是開個鋪子,安母能跟周圍的人多打交道,以後也方便融入城市的生活。等到安母這邊穩定了,父親再過來,一家人就算團圓了。
屋裡面安樂專心跟哥哥學習,屋外安母等人也在熱火朝天的討論鋪子的事,一家人都在為新的生活而努力。
事情定下各人就開始忙碌,哥哥之前已經看好了幾家鋪子,現在要回去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