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籌謀,總算沒有白費心機。
這幾年侵吞國家財産的事情正查得嚴,張正行剛好撞在槍口上,進去容易,想要把人撈出來就沒那麼容易了。
想來以前那些看他不順眼的人,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讓張有機會東山再起。
“姑夫,還好我發現了她參加八中自招考試,要不也想不出這麼好的整人方法。看她還敢罵我長得醜,活該沒學上。”回憶起當初黃衣女說過的話,安樂心中就是一陣怒意蒸騰。
不過是幾句口角,不過是自保反擊,竟然讓這些人處心積慮,處處設防非要毀了他人的前程才肯罷休。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數天前他是何等威風,寥寥數句就定了別人的前程。可曾想過轉眼自己將身陷囹圄,囚禁在一方小天地裡。
安樂不知道面對深牆大獄,張正行會不會後悔曾經睚眥必報,事事都要壓人一頭。
回家後,安樂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寫了一上午的毛筆字。筆走龍蛇,顏筋柳骨,已經初具神韻。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安樂握著毛筆,腦袋裡就冒出了蒲松齡這則用來自勉的對聯。然後,整個人就跟著魔了一樣,不斷重複這副對聯。
大概是想用這樣的方法告訴自己,就算條件艱苦,前景艱難,只要肯堅持,終能迎來曙光,得到成功。只是,寫到後面安樂,心中一片苦澀。
她不甘心!
張正行被抓了又怎樣?
她考了高分又如何?
終究是跟省城的學校無緣,終究要在縣中讀書。
如果可以選擇,她一點都不想用自己的前程換張正行的殞落。
這些大人物的起起落落跟她有什麼關系?
她不過是個安心學習的學生,不過是想要有一個更好的起點。
現在,全被毀了
安樂想要進省城讀書的執念遠比她想象的重。
對她來說省城不僅是更高的起點,更燦爛的前程,還是更自由的生活。為了實現目標,她從中二就開始籌謀。
初三一年都處在一種拼命的狀態。準備自招,準備升學,安樂把每一分鐘都最大化的利用,就這樣忙碌一年眼看有收成的時候,卻被人直接掐斷了。她如何不憤怒!
當中考結束,當張正行落網,所有需要安樂冷靜面對的東西都消失不見的時候,她終於允許自己放縱一回。在小屋中哭到太陽西沉,才精疲力竭的睡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