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故事14
明世隱
人人都有心愛之物。因為無論如何也不想失去,所以會患得患失。無論帝王將相,或者貧民孤兒,都會産生這樣的執念。為此,他們會求助於號稱能未蔔先知,佔蔔吉兇的人,替他們解惑,為他們出謀劃策,只求能保住心中牽掛。
且說昔日太宗皇帝為一代明君。亂世初定時,他麾下的名將曾率領鐵騎抵達西域,收編了依長城而抗禦魔種的人們,這就是長城守衛軍的前身。之後更在遙遠的王者峽谷建立要塞,使中原進入安寧。
太宗有嫡子三人,都十分優秀、出色,尤其太子乾,更是被精心培養的繼承人。可大概看到父親寵愛二弟,讓他心中産生隱隱的擔憂。為了保住儲君的地位,不惜求助於世外的方士。高人佔蔔的結果對太子乾十分不利。太子乾無法接受,甚至惱羞成怒威脅要處死他。可隨從的刀斬下去,原地只開出一株牡丹,高人消失得無影無蹤。
最終,失德的太子謀逆暴露。可太宗愛子之心甚篤,僅僅將他流放。為了保住三個愛子的性命,太宗立寬厚仁德的晉王也就是先帝繼位。多少年後,隨這段過往流傳的,除了對先帝的贊頌,還有那牡丹方士的傳說。
時過境遷,如今已是女帝當政之時。她下令太史局廣徵能人觀測星象,修訂歷法。許多人應徵而來,可其中最為出類拔萃的,卻是一個擅於種植牡丹花的方士。他的名字叫明世隱。人們紛紛傳說,此人正是那傳奇般的牡丹方士的弟子。這些市井之言甚至傳入女帝的耳中,她懷著好奇召見了明世隱。明世隱呈上了三條卦象,每條卦象都對應長城守衛軍一場戰事的預測。而這些預測,數日之內都一一應驗。
女帝心中十分驚訝。她心懷壯志,想要令盛世常駐,這是她從不曾放下的心願。無論這方士的預測來自卦象還是謀略,都必將可以成為自己的助力。於是下令給予明世隱重重犒賞,可明世隱拒絕了。他想要的只有長安城的一間小院,能讓自己培育牡丹花,以及與弟子在花下弈棋。
他如願以償。很快的,牡丹方士的名號,連同精準絕倫的蔔卦與天才棋士的弟子瞬時揚名長安城。
唯獨一個人,對這神秘方士抱有重重疑惑。這便是女帝的心腹,長安治安官狄仁傑。
牡丹花盛開的時節,狄仁傑造訪了明世隱風雅的住所。兩人攤開棋盤,相對手談數局。平日令罪犯聞風喪膽的狄仁傑,卻在棋盤上連連大敗。
明世隱含笑詢問:“大人還想再來一局嗎?”
治安官扔開棋子:“據說女帝陛下允許,若卦象有變,你可隨時進諫宮中?”
“不錯。”
“我會看著的。”
“大人此言,在下實在不解。”
狄仁傑明亮的雙眸直視方士:“當年,女帝陛下決意登基之前,曾經召見我。”
那時候,女帝也有過猶豫,彷徨,與開創盛世的雄心交相沖撞。
她對自己的心腹說:“好好看著我。”
“看著我,告誡我,警惕我。不要讓我偏離初衷,讓我和我的理想,能一直延續在正道上。”
女帝,是真正的強者。她的意志和決心,比任何人所想的都要更堅定。
“你處心積慮所求什麼?暫且隱瞞也沒關系。我會注視著,始終。”
望著扔下警告揚長而去的治安官身影,方士露出嘲諷的微笑。
“那還真……求之不得。”
可狄仁傑說得沒錯。有時候他也會回憶起過去,和長眠於長城之下的兄弟的訣別。
就像女帝要以他的佔蔔去謀求盛世的夙願,就像狄仁傑執著於守護心愛的長安城一樣,他又何嘗不是如此。
他來到長安,也是為了求回自己心中那不可失去之物。
花如盛世綻放,以人心所培育
奕星
“世間的事,太痛苦了。我該怎樣才能忘卻呢?”
“下棋吧。”
“棋,能代替世間嗎?”
“能。因為縱橫十九道內,棲息著宇宙。”
遍體鱗傷的少年撚起一顆黑子,模仿偷偷窺見的父親的樣子將棋子端端正正放在棋盤中央。天地不仁,他卻不願做芻狗;身而為人,他亦渴求應得的幸福,就只能將內心封閉於棋盤的世界之內。
時光如梭。花開季節來臨時,少年隨著拯救他性命,也教會他下棋的恩人牡丹方士,一同來到了長安城。彼時,扶桑的使者覲見女帝,拿出珍貴的玉棋子,要同長安城中的國手切磋。使者棋力出乎意料的高明,連敗數位棋待詔。女帝的笑容漸漸消失,變得嚴峻起來。
大臣們感受到女帝怒火而畏縮時,牡丹方士舉薦了少年。看著身姿小小的棋手,人們投以難以置信的眼光。若他們知道,這尚是少年頭回與真正的對手對弈,恐怕更會大驚失色。
扶桑使者亦輕視的望著端坐於棋盤前的少年,還有那微微顫抖的身軀。呵呵,畢竟還是個沒見過大世面的孩子。可這份輕視很快為雷霆萬鈞而又滔滔不絕的棋勢所震懾。
僅僅一個時辰,扶桑使者便完全被擊垮了。棋盤上沾染了長考後的汗跡,猶如拼殺後傷痕累累的戰場。他這才明白,少年哪裡在害怕,分明是欣喜終於有了可一爭勝負的對手。
因這場對局,少年瞬時揚名長安,成為名流貴胄們的座上賓客。很快,城裡傳出謠言,說這個孩子乃英國公的後人。初代英國公,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開國功臣。他率領大軍收編了當時盤踞塞外的長城之民,鑄就了今日鎮守邊關的長城守衛軍,本人同樣擅於弈棋,可惜後代因事被貶謫為平民。撲朔迷離的身世傳言,令棋手的聲名更蒙上傳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