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鑽研越覺得那本書不可思議,上邊都是看不懂的文字,他們卻可以看懂意思,每次專研都會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有時候甚至興奮得想要和周圍的同學分享。
而一分享有些怪異的現象就出來了,當兩人死磕內容時,那種怪異感就跟明顯了。
莫非書的內容不同?
這個疑惑終於冒了頭,拿出來沒有封面的書比對,卻發現相互間看不見對方書上的內容。
感到奇怪的同學一起拿著書去找了月憶渺。
這是事實,月憶渺自然點頭。
當他們問起原因時,月憶渺當時的回答讓他們很是記憶深刻。
“每個人的靈魂都不一樣,若是都學一樣的內容,難免會讓天賦的開發有所流失,不讓你們看對方的書是因為那書是特定認主後只給主人看。”
這是她一貫使用的手法,當初在神統大陸上有人找她求功法時為了保證獨一,她會直接指定靈魂在寫下書的那一刻,所有的文字都會認那個人為主。
是的,認主的事文字,而非那本書。
“不同的內容代表著不同的機遇,而機遇從來都是和危險並存的,就像火屬性魔法石是寶貝但不能用於施展冰魔法一樣,其中門道自個梳理,你們若是想看,只要徵得對方同意再等上幾分鐘就能看到對方書上的內容。”
機遇從來不是到手就能心安理得,就算是藥膳,吃多了也會過補,但吃少了又讓人心憂會不會沒補夠,都是同個理。
兩個同學聞言拿起手上的書,都看見了對方手上書中的內容,果然不同。
月憶渺的那一段話不亞於清水洗泥地,平日裡聽的道理再多都沒有兩個同學此刻感觸得深,放下書,萬般尊敬地和月憶渺道過聲謝後,兩人也回到了位置上。
其實,月憶渺並不覺得自己說了什麼深奧的東西,都是些很平常入微的理,只不過是自己與生俱來的習慣造就的氣息使得自己說的話基本不存在讓人聽漏的狀況,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能夠將自己的話聽進去。
只是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因素在,所以月憶渺在他人心中的地位才會這般高。
而她自己就是這個因素出現的本身。
學習對於貪玩的一年級學生而言是個很困難的事,有目標去養成習慣的人還好,但對於本就沒目的和好天賦的f班同學來說,學習是件很浪費時間而且不討好的事。
但是自從月憶渺來了之後,那些到處去玩表現散漫的情況就再也沒有出現過了。
因為月憶渺自身的緣故,學院方徹底地放鬆了對f班的管理,所以如今的f班在月憶渺的放養管理之下,什麼時候都可以下課,想什麼時候學就什麼時候學,一切全憑自覺。
可這樣一個平時會讓f班高興好半天的管理模式如今卻半分沒有體現出來。
無論是否下課,是否放學,能夠多學一分就抓緊一分鐘的時間,這讓外邊那些人都不得不震驚的現象在f班一日日不斷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