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子操著帶著方言口音的普通話,俗稱川普就是,和玉米總統同名。
他點頭哈腰的自我介紹說是這一片幾個村的駐村幹部,叫高興。
“歡迎兩位來村裡做客。”
“高先生,這村子一直都這樣?”王靜比劃了一下這些破舊的房子。
“是啊,農村嘛,想蓋好房子也不會留在這裡蓋。”
“這些人為什麼不遷到山下去?”
“哪裡還有地方啊,要搬去平原,總得給他們足夠的口糧地。現在到處在蓋房子,本地農民都脫産了,何況這些搬遷戶。”
“嗯嗯,村裡怎麼只有這些老老少少的,年輕人呢?”
“都出去打工了,等到過年前您再來就可以看到他們了。”
“可是這樣把老人小孩丟在家裡也不是個事。”
“誰說不是呢,還好近些年國家都給了一些補貼,小孩子上學也免費,還有免費的中午飯,減輕了家裡不少的負擔。”
王靜搖搖頭,這樣的維持性的補貼,不過是杯水車薪。
“高先生,附近有小學?”
“有啊,有古先生給建的小學,這一片山區的孩子大多是在那裡上學。”
“聽說過,村裡還有什麼經濟來源。我剛才看了下,這些山頭大多是光禿禿的。”
“是啊,他們大多吃救濟糧,山區貧瘠,種不了糧食。只有靠山腳的地方還能供上水,勉強種些玉米。”
“您的工作也很難啊。”看著面相只有四十出頭的高興,滿頭的灰白頭發絕對是操勞過度的。國家也是靠著這些人支撐的,不是那些腦滿腸肥的人。
“可不是嚒,我今年才三十八啊,就是這個樣子,唉,不說了。王小姐,你們要多向上面反映反映,給我們這些山區指條路。”
王靜本來還想說自己不是什麼政府單位,不過是一個小基金會的臨時小官,可幹不了那麼嚴肅的課題。
但是看著高興這個樣子,還有這些活在幾十年前的村民,這句話也是說不出來的。
王靜點點頭說:“我盡力吧。高先生,正好有事情要麻煩你。”
“王小姐,您有話直說。”
“我帶了一批衣物和其他的物質,您就辛苦一下,幫我們分給需要的孩子。”
“這是好事啊,絕對沒問題。我保證幫你辦的妥妥帖帖的。”
王靜摸摸在一旁看著新衣服、新文具、新鞋子的小蟲姑娘的腦袋,“小蟲,好好學習,孝順奶奶。”
“阿姨,你們要走了?”
“是啊,我們要走了。”
“您還會來看我們嗎?”
“會的,一定會。”
等一行人離開了小蟲家很遠後,王靜回頭還看到小姑娘站在自己家的院子門前揮手。
“小蟲她們家也是個苦命的。”
“此話怎麼說?”
“還不是窮鬧的,她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就跑了。她爸爸常年在外地打工,估計也沒掙到錢,只是偶爾會寄點錢回來。還好她奶奶暫時還能操持,勉強過活吧。”
“這樣的家庭多不多?”
“多啊,我天天和他們打交道,幾乎每個村裡都有好幾家這樣的。家庭情況稍微好一點的就更多了,所以農村不脫貧,這種事情永遠避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