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一百架直升機交付後,阿蔔杜拉策劃了一次大反攻,從點及面,用無人機打頭,地毯式的轟炸,多地聯合行動。把自己從石家村陸軍軍官學校裡學來的知識做了一個很好的演練,都幾十年了,才打了一個翻身仗。
經過無人機的肆孽,這些據點幾乎沒有重新利用的價值,在一寸土地上都有這些狂熱戰士的鮮血。
花旗國的秘密部隊也收斂了很多,幾乎都撤離出了那些組織,但是他們加大了對這些武裝組織的武器支援。戰鬥中,他們發現直升機幾乎沒有紅外特徵,所以毒刺防空導彈一點也不好用就有了解釋。
但是高射機槍是這些直升機的最大敵人,射程過於短小的火箭彈,讓直升機在戰鬥的時候,始終處於高射機槍的射程之內。
慢慢的戰鬥的方式從正面硬鋼變成了偷襲斬首式,在戰鬥中,阿蔔杜拉的戰士們發現,只要做好隱蔽工作,降低螺旋槳的轉速,減少飛行時速,就可以避免過大的噪聲。
這樣在精準瞄準下,根本不需要火箭彈洗地,用高精度的機炮就可以幹掉一個高價值目標。
這樣的戰術根本無解,沒有常年防賊的事啊,被冷槍幹掉不少的中層小頭目後,這些武裝組織開始不穩了。有些是心灰意冷準備回去放羊,有些覺得是上位的好時機,就開始拉幫結派勾心鬥角。
阿蔔杜拉手下還是有些能人的,他們透過派人潛伏到這些組織中,慢慢的用暗殺的方式幹掉上進路上的絆腳石,他們的間諜開始在組織裡嶄露頭角。
有些和阿蔔杜拉關系密切的人士,開始從各個方面獲得到三石科技的聯系方式,希望能夠買到這樣的救援直升機,但是這個關繫到國和國之間的利益關系,周磊只能婉拒了這些人,把事情全部推給了陳先生一方。
如果你把這個可以當做武器的直升機賣給了敵對勢力,那不是給祖國母親添堵嚒。
隨著名氣越來越響,從陳先生那裡出口的,直接被改裝成帶有各種武器掛架和內建機炮的直升機訂單越來越多。
因為國內軍工資質太難了,所以最後變成了委託加工的辦法,三石科技控制住設計圖紙和程式程式碼。而陳先生名下的軍工廠拿到了組裝權,最後大家再進行分贓。
這些軍工廠和設計局有的是專家,一些三石科技瞎弄的地方都被修正過來了,然後還弄到了一個直30的編號。
據說可能會加入現役,這下搞大了,真正的救援直升機的版本就賣出去幾十臺,還大多數是國內的一些救援隊湊錢買的,三石科技也是半賣半送的性質。
如果加入現役,那麼未來的事情就不好說了,可能直2就這麼延續下去。
周磊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軍用機器人上,如果把軍用機器人用於救援行動,只要有足夠強大的投放系統,那麼在特定的情況下,可以減少很多人員的輸送。一臺軍用機器人至少可以頂的上十幾個人的工作效率。
一種就是空投,還有一種是直升機吊裝,最極端就是用火箭發射的方式,估計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沒有人有這個權力。一直決定不了用什麼方式對軍用機器人進行遠端投送。
周磊回頭去研究了一下《明日邊緣》這部電影,外骨骼真的很帥,遠比機器人要更吸引他。
未來的世界很有可能是這樣的,有智慧機器人,也有使用外骨骼的人類。大部分的繁瑣的重複性勞動都會由智慧機器人完成,人類處理自己擅長的開拓性的工作,外骨骼絕大部分情況下是用於一些殘障人士。
那種機甲設計也只有在太空中才有用,在地面上,光是挪動那龐大的體重就需要太多的能源。
對於未來,所有的人都有一種抗拒,可能是無法掌握的恐懼吧。但是在周磊心中,至少我們需要智慧機器人這一點是確定的。
但是越研究越發現需要補課的地方太多了,如果要超過其他國家,那必須要彎道超車。
單獨研究的時間是很孤獨的,雖然美人在旁,也沒有研究程式碼好玩,特別是你發現了一段精妙的設計。
機器人的內部設計已經完成,已經靜靜的躺在廠房裡的一個平臺上,就等著程式的寫入。
今夜還是那麼的靜悄悄,廠區裡只有一些巡邏的無人機在穿梭,幾隊保安排著隊整齊的透過攝像頭的底下。
這個時候,廠房裡的伺服器自動遠端開機了,幾分鐘後進入了系統。
一個刷機進度條出現在了伺服器的螢幕上,十分鐘後,進度刷到了盡頭。
機器人的眼睛四周亮起了一圈的紅光,然後變成了綠光,最後消失了。
它坐了起來,轉著金屬頭顱,打量著四周。它或許是他,動了下手,抖抖腳。
然後悄悄的坐在臺子邊上,再跳了下來。
一米八的設計高度,讓他站在地面上都覺得非常的魁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