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計劃在隱蔽的進行中,雖然同在土川市的德高公司也有收到了風聲,說三石科技也在定製一批一百萬只的緊急訂單,看上去鋰電的規格就是給無人機用的,後期還有陸續的百萬訂單。
但是德高並沒有放在眼裡,多少的友商都是倒在他的屠刀之下的。想必這家也不例外,雖然也承認三石在安保無人機上是數一數二的技術,但是在深耕十幾年的家用無人機市場,沒人是自己的對手。
三石科技開始透過了微博適當的放些照片,也沒有什麼問題提示。就看著是他們的員工滿世界的在旅行,拍照,然後放出來讓大家去猜。為什麼會有大師手筆的攝影照片出來,而且還找不到沒有三石科技水印的,整個網路都在尋找無水印的高畫質圖片,拿來當桌面也是一種享受。
大家確實在這一點上有些討厭三石,總有巨大的水印在這些堪稱藝術品的攝影作品上。看得出來,都是用專業的裝置拍的,甚至有人認為是用幾臺巨大的升降機吊著專業相機拍出來的,大家開始以為三石準備要進軍影視圈了,這是在找景。因為這個是國內大公司的通病,有點錢就想著投娛樂圈,完全沒有一點超大公司的擔當。
三石就任由網友的猜測,是一個字都沒有透露出來。
幾乎很少有人猜到是無人機拍的,因為在大家的心目裡,無人機拍照片幾乎就是考驗一個人的真正技術。拍拍普通的還可以,框好了按下拍攝按鍵就可以了,但是要拍出大師水平的,那簡直是夢想。
工作的時間其實很無聊也很無趣,每天都是差不多的事情,時間總算是指向了關鍵點。
無人機的塑膠套件已經開始注塑生産了,裝滿一個箱貨大卡就會往藍浦工廠發一車。
電路板生産的更快,基本上五十萬塊的電路板已經好好的待在了車間的零件貨架上一個多星期了。
每臺無人機上需要有四臺小電機,所以一共是二百萬只。總體來說,電機的生産速度並不快,差不多一天接近三萬個的數量,也陸陸續續的開始裝運。外協單位接了十萬個電機,他們忙了一個月才完成。
王聰發現剩下的一百九十萬個電機完全可以用工廠裡新買的五臺自動繞線機完成,還可以用機械臂上下零件和成品。只要有足夠的漆包線和電機其他的零件,自動化遠比外協單位的人工裝卸零件成品要快速很多倍,所以他覺得做完這批後,外協單位就不會再派訂單下去了。
完全不夠,他又下了十五臺的繞線機的單子,周磊很是爽快的批掉了。這樣爭取在四月上旬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二百萬只電機的生産生物。
塑膠件生産不夠快啊,周磊讓張傑趕緊多製作五套同樣的模具出來。到時候,有問題要維修的時候,還可以有替換的。
張傑忽然發現做模具和塑膠件也很賺錢啊,幾百萬的利潤是輕輕鬆鬆就到手了。
從四月一號開始,藍浦工廠就開始生産了,因為塑膠件和電機的零件限制,還不能放開了生成。如果零件全到齊了,五十萬臺不夠幾臺生成的。
成品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堆積起來,而流水線只能生産出一部分,然後等待一百多個包裝工人加班加點的進行包裝操作。
王聰看見也很無可奈何,廠房太小,塞不下那麼多的包裝工人,這個還是擠掉了部分的機加工車間騰出來的倉庫位置。其他的只能等到下半年搬去新廠房才能上全自動的生産裝置。
為了趕在五一節前把貨都鋪出去,然後讓使用者在五一節長假期間可以好好的用這些小玩意,再炒一波熱度。
所以在四月上旬,周磊就催這這些養尊處優很久的員工,有的去聯系足夠運力的快遞公司。有的是直接跑去零件加工廠,盯著零件的質量和數量。
幾個敬業的就直接和工廠員工一樣,人家三班倒的,他差不多也是十幾個小時在工廠裡監督。
所以零件運來藍浦工廠的速度是越來越快,生産線的加工速度太快了,造成了最多的時候,工廠裡有超過三百個臨時工做包裝的。這讓鎮子上的勞動力中介公司第一次不用靠騙錢養活自己,而是隻要是有手的都不太笨的都需要。
剩下的事情就交給了以前幾次參加展會收到的名片了,從中挑選了四十家的紙媒和電子媒體,剩下的六十家的自媒體。還有聯絡了十個幾個直播平臺上的大主播,花了快百萬的費用,讓他們做直播宣傳。
紙媒和電子媒體是沒有辦法直接收費用的,但是他們可以讓你買廣告位啊,所以一張張的支票就這麼的飛了出去。
時間統一在四月十五號,戰鬥要在這一天開始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