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大哥,那個……沈陽的張晶遇害案。你知道一些情況嗎?”
“他殺。沒有嫌疑人。初步斷定是尋仇。致命傷是後腦的鈍器傷。死亡時間在4月23日的淩晨。警方懸賞了二十萬徵集破案線索。”蕭牧看著她。看的沈悅都紅了臉:張晶是給她背了黑鍋。
蕭牧繼續道:“林小姐……”
“不要喊我林小姐。”她拒絕:“我都喊你蕭大哥了。你再喊我林小姐。豈不是太見外了。”她歪著頭:“喊我阿悅就可以了。”
“那好,阿悅。基於安全考慮,我建議你不要跟那家曙光拍賣行的任何人聯系。可以的話,孤兒院也少聯系。”
“為什麼?!”她吃了一驚。
“你已經從那群兇手的眼皮底下消失。來到了大連。那麼,你消失就要消失得徹底一點。”他說:“只要你的存在被別人所知。那比誰都危險。”
她的心,沒由來的慌起來:“蕭大哥,你知道是誰殺了張晶?”
“昨晚,我一個在東南亞做僱傭兵的戰友告訴我——有個在日本,中國之間走私古董的犯罪團夥。最近派了殺手來了中國沈陽。”蕭牧頓了頓:“也不確定就是他們幹的。不過能製造下蝴蝶夫人號事故的。必定是大型團夥犯罪。”
沈悅點了點頭,她明白了——讓自己消失的越徹底越好。
第二天。她就搬出了蕭家的宅子。去到承天古玩中介上班。職位是鑒定師。
新的上司叫做錢巍,就是昨兒蕭牧見的那個家夥。因為要給蕭牧面子。所以才接納了她。然而,一個沒學歷,沒資歷,還這麼小的“鑒定師”。錢巍哪裡敢真的讓她鑒定呀。只得把她派到了玉器組。去摸一摸一堆爛玉器去。
別說。沈悅還真的挺喜歡這個單位的。尤其是看到這麼多老玉器,她眼睛都放光了。
所謂的承天古玩中介。除了做收藏家與拍賣行之間的交易橋梁。也負責一些研究院,博物館,展覽廳,大學的材料收集工作。所以,他們會從各地的市場,販子手上收集這些企業或者單位想要的東西。然後組合,裝飾好,再送過去。
現在,錢巍給她安排的工作,就是從這些浩瀚的玉器當中。組裝成十套不同時代的玉器展覽標本。據說是人大文物修複專業的老教授要的東西。
於是,她埋頭進入了鑒定工作當中。花了一上午。全部搞定。
當錢巍過來“巡視”工作的時候。都幾乎傻眼了——這小姑娘,已經組合好了十套。而且,東西全是真的。年代也對。
他有點,有點小心髒承受不了:“林,林悅,誰幫你做的?”
“我一個人做的啊。”她覺得很奇怪:“這工作挺簡單的,需要人幫忙嗎?”
那當然要的!這些玉器,是他從河南,江蘇,北京等地的文物販子手上。批發過來的東西。真的,假的,混合在一起,簡直是魚龍混雜。光是分辨出來。就得花很大功夫。更何況,還要分門別類。斷出年代。他們工作室全體員工加工三天也完不成啊!
於是,他問了:“那你,是怎麼判別年代的?!”
沈悅覺得這問題很幼稚。但想一想,得了。現代人可能把老祖宗的手藝特點也忘了。於是說開了:“看雕工。不同的年代,玉器的雕工不同。”
商代的琢工,直道多,彎道少;粗線條多,細線條少;陰紋多,陽紋少。穿孔外大裡小,出現了所謂的“馬蹄眼”。商代玉器上的“雙鈎線”(並列的陰刻雙線條),是玉琢工藝史上的一大成就。也是最好斷代的玉器。
周代琢工,線條多與商代相同,但彎線條增多。拋光的手藝,也越來越成熟。
到了春秋戰國時,“水沙”(解玉沙)開始被選用,工藝也在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層次性的雕工。技法比商周時更為細致和複雜。
至於漢代,小件玉器的琢工細,大件玉器的琢工粗。其刀法簡潔有力,在歷史上有“漢八刀”之稱。而魏晉南北朝,玉器雕工受佛教影響深厚。
再往後,唐代的玉器雕工佈局均勻,細而厚重。宋元的玉器雕工特點是細膩靈巧,小件多,大件少。而且出現了許多花鳥題材的玉器擺件。到了明代,雕工刀法粗獷有力,出現“三層透雕法”,鏤雕十分精細,也很容易辨別。
最後是清代。出現了“巧做”(利用巧色等)和鏤空、半浮雕等多種琢法。因而富有立體感的各種玉件,層出不窮。而乾隆年間,是中國歷史上玉器雕工的鼎盛期……1
說完了。沈悅眼巴巴望著錢巍,錢巍已經要跪了:雖說紙上談兵容易。但,這小姑娘也談的太神乎其神了。她怎麼知道的這麼多?!
不行,還得測一測其他的。於是錢巍帶著她去了陶瓷館。這裡的組長是一個叫做李強的人。因為頭部寸草不生,俗稱光頭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