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一次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三天,伏念先生回來後並沒有責罰吳憲,甚至連一句話都沒說,最後還是張良安排他和天明少羽他們一併學習儒家學問。
由於吳憲的這麼一搗亂,使得李斯不僅沒有起到他想要的敲打儒家的效果,反而是頗為狼狽的回去。
也因為吳憲的荒唐之言,並沒有接下來的劇情,公孫玲瓏白馬之說被天明的黑馬之說所擊敗,張良先生的錦囊妙計也缺了一環,按照這部動漫上的劇情環環相扣來講,自己是不是讓原先的劇情發生了偏移。
“儒家練劍的目的為何,子憲。”
聽見張良在叫他,吳憲回過神來,走上前一步,行禮後回答:“修煉劍術不是為了逞兇鬥狠,關鍵在於練劍如練身,修劍如修心,心如中正,方可劍意中正,才能到達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境界。”
張良點了點頭很是滿意:“那儒家劍勢的要訣如何,子羽。”
少羽行禮之後:“所謂信雅達三要訣,信就是出劍準確,不偏不倚,雅則是氣度自如,不可窮兇極惡,達則是劍隨心至,勢若迅雷不急掩耳,不讓對手有著任何迴旋的餘地。”
張良仔細的看著少羽,有些驚奇:“沒想到,子羽竟然能夠在本來的劍勢中,又結合了自己的理解,見識巧妙倒是令我甚感欣慰。”
“不敢,不敢,還是先生教得好。”少羽一拱手。
從公孫玲瓏的事情之後,到現在,吳憲他們一直跟著原先的儒家弟子學習,這期間,雖說也有著一些波折,不過卻也結交了一些朋友。
因為那件事,有的儒家弟子認為吳憲此人行事太過莽撞,竟然敢說皇帝陛下的壞話,理應懲罰,也有些人則是支援吳憲,儒家為一大家,豈可容忍這些人詆毀,吳憲的做法維護了儒家的尊嚴,自然值得敬佩。
也正因為如此,吳憲才看清了現在儒家的面貌。掌門大師兄,也就是伏念先生心裡不知是如何想的,而張良則是積極聯絡墨家子弟,這一次他們能夠在這學習,就是一份友好的象徵。
可這也都是暗地裡做的,除了當事人之外,也就是顏路後來才得知,最為嚴重的是儒家的弟子,真的不是吳憲笑話他們,一個個飽讀經書,卻也是死在了經書上,只知道書本上的知識,全然沒有意識到危機的到來。
也許他們就是想要投靠皇帝吧。
也難怪後來儒家會遭到滅頂之災,再如此下去,我看這桑海儒家離死亡不遠了。
“子憲,在想什麼呢,下課了,我們商量著準備去海邊玩,你去嗎?”
吳憲正要回答。
天明突然擠了過來,嚷嚷道:“我去,我去,帶我一起。”
“就你?這個傻瓜,還想和我們一起去,你還是自己去玩吧,我們還怕和你在一起會被傳染,變成傻瓜呢。”
“哈哈哈哈”
天明有些失望,也很傷心,默默的轉過身,低垂著頭朝外走去。
吳憲笑了笑,朝著幾位師兄拱手:“今天我還有事情,就不能陪你們一起去了,改天一定再去。”
“好吧,走了,走了,再不起就晚了。”
“幾位師兄一定要玩的愉快啊。”
他們走後,吳憲匆忙跑了出去,左右瞧了瞧,看到天明正坐在河邊扔著石子。
“怎麼,感覺自己很傷心是不是。”吳憲坐了下來,撿起一塊小石子,扔到河裡,打起了三個水漂。
“沒有,我才沒有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