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夫人很感慨:“韶兒嫁過來了,不想你我還有這樣一樁緣分。”
郗夫人也很感慨。其實依照謝風雨和謝潮生的關係,這樁婚事能成確實不是那麼簡單的。可以說要不是王獻那時候亂點鴛鴦譜,誰都想不到把兩個孩子湊到一起。
但是有人提起了,回過頭來仔細一想,才發現兩個人確實很是般配。
……除了謝潮生身體有點不好之外,真的是哪哪兒都好。
“我前些日子聽說兩個孩子鬧起來了?”劉夫人不放心的問:“如晦回去的時候很是低沉的樣子。”
“哪兒啊?”郗夫人失笑,忙辯解說:“夷明跟著她父親唸書,有時候迂腐得很,她說那話,也就是真覺得成婚之前見面不是什麼好事——回頭旁人說他們之間不好,她還不高興呢。”
劉夫人也知道謝潮生之後乾的事情,打一棒子再給一個甜棗,用的順手極了。她也知道謝潮生大抵不是有什麼不滿意的,就看她在女工和看賬本兩件事上,就能看出來她是真的很滿意這樁婚事,也在努力的學著做好。
但劉夫人還是想要問問,給自己家的孩子提一個印象分。不能只讓謝潮生一個人努力啊!
誰知道郗夫人想岔了。
“我也知道。”郗夫人忙笑道:“兩個孩子都很好,以後等孩子嫁過去了,有什麼事情不懂的不會的,都來問我就是了。”
“那倒是好。”郗夫人看著謝潮生還在,而且吉時也快到了,沒有再和劉夫人多說:“這孩子我寵的有些過了,許多事情她還很不瞭解,日後真的是要你多包容她。”
兩位夫人達成共識,相視一笑。
等到插簪的時候,劉夫人一拿出來簪子,謝潮生的眼睛都直了。
劉夫人注意到了,笑道:“怎麼了?”
蕭潮生搖搖頭,眼睛卻依舊盯著簪子不放。
劉夫人摩挲著簪子,笑道:“這簪子瞧著不起眼,卻也是多少年的老物件兒了。雖沒有多貴重,卻和普通的不一樣。”
郗夫人不知道,觀禮的謝韶卻清楚的很。
“這個我似是見過?”她笑著說:“嬸母,可是我看錯了?”
“未曾。”劉夫人也笑:“你眼神兒和記憶都好,就是那個。”
謝潮生垂眸。
劉夫人說謝韶沒有看過,但是在場的人裡最清楚的,卻是她自己。
“……看著是不起眼,卻是我們家的老祖宗親手打的,原是給姑母的及笄簪子,偏阿歆說夷明似是很崇敬她,我問了我們家郎主之後,便將這一支做了插簪時用。”
謝潮生眼睛溼潤了。
那支簪子就像劉夫人說的一樣,是她的父親留給她的。也是父親少有的留給她少有的東西。
父親離開的很早。她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已經過世了,可是那隻及笄時用的金簪卻是父親在世時親手打的。難為他一個文官也能親自動手,做鐵匠的活兒。
金簪一直跟著她,後來是她進了軍營不方便拿著女子的東西才一直好好的收在了箱籠裡。
喜歡風雨不夷請大家收藏:()風雨不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