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皇極殿。
今天的皇宮很是喧鬧,沒有了平時的肅穆與威嚴,好像變成了一個菜市場!
當緊急軍情一路送進的殿內之後,大殿之內就變成了這幅樣子,整整半柱香的時間還沒有平復下來。
“肅靜,肅靜!”
王承恩扯著脖子嚷了半天,下面的大臣仍然在各自焦急地爭論著,沒有人理會他。
“放肆!”
崇禎終於忍不住了,狠狠一拍龍椅的扶手,啪的一聲巨響在空曠的大殿內迴響,殿內的喧鬧漸漸平息下來。
他顧不得追究這些臣子御前失儀之罪,語氣中帶著一絲急切。
“皇太極率領10萬清軍繞道蒙古從薊遼防線入侵大明,諸位有何良策!”
禮部尚書溫體仁站出來說道:“為今之計,還請陛下下令九邊各鎮邊軍勤王!京營糜爛不堪重用,唯有遼東鐵騎和武安伯才能對付女真人!”
溫體仁的話彷彿點燃了一簇篝火,之後有接連不斷的人跳出去朝崇禎上書。
“微臣建議治袁崇煥之罪,此人誇口五年復遼,但兩年過去遼東戰事不但沒有絲毫起色,皇太極甚至衝入了關內!”
“袁崇煥是薊遼督師,這次皇太極之所以能如此輕易突破薊遼防線,定是這袁賊勾結韃子,臣請聖上治其通敵賣國之罪!”
“袁崇煥此人志大才疏,擅自殺死牽制滿清韃子的皮島總兵,才導致今日之事發生,微臣建議事後拿袁崇煥回京——”
“夠了!”崇禎怒哼一聲打斷了他們的話,“現在,我們討論的是如何應對韃子的進犯,不是追責!”
他揮了揮手,眼神盯著新任內閣首輔周延儒,“周愛卿,你有何建議啊?”
“秉聖上,”周延儒不疾不徐站出來行了一禮,緩緩說道:“入關之後,皇太極的兵峰直指遵化,很有可能是朝京城而來!
為今之計,必須儘快命令九邊鎮兵馬勤王,以解京城被圍之危!
至於追責之事,此事不宜討論,不但不宜討論,更應該對袁崇煥大加安撫,以定其心!”
聽到內閣首輔有理有據的回答,崇禎神色漸漸平緩下來,隨後又問了兵部尚書王洽一個尖銳的問題。
“若是京城被圍,皇太極十萬精兵有沒有可能攻陷京城?”
“這不可能,”王洽微微躬身,“聖上放心,京營有大軍10萬,京城防禦嚴密,區區幾萬韃子斷然不可能對京城產生威脅!”
兵部尚書的話並沒有讓崇禎安心,他眼中閃過一絲嘲諷,“京營真有10萬大軍嗎?就算真有,數十年未見刀兵,這大軍又有幾分戰力呢?
此次皇太極入寇,兵部為何沒有收到絲毫訊息,你這個兵部尚書是怎麼當的!”
面對崇禎的怒火,王洽默然,溫體仁眼中閃過一絲精光,緩緩站了出來。
“陛下,京營不堪重用,為今之計,只有封鎖城門,召集京城附近所有可用之兵死守京師!等九邊勤王之師趕到,京城之危方可解除!”
對於京營,不但崇禎沒有信心,在場的所有文武官員都沒有任何信心,於是異口同聲都是贊同之聲。
崇禎緩緩點頭,努力壓制心頭的怒火,“令宣府、大同總兵火速馳援京師,令薊遼督師袁崇煥率遼東鐵騎攔截皇太極!
王洽為兵部尚書,然其翫忽職守,壓入昭獄,等候發落!”
王洽癱倒在地,錦衣衛走進殿內將這人拖出殿外!
接到軍令的數十名傳令騎兵從德勝門狂奔而出,四散開來去往九邊重鎮。
京城的所有城門開始緩緩關閉,整個京城內因為滿清韃子的傾巢而出變得人心惶惶。
……
寧遠城,總督府。
此時的總督府內將星閃耀,不但有遼東總兵吳襄、遼東前鋒總兵祖大壽、副將何可綱這些遼東名將。
有一個少年在這些人中更是格外顯眼,那就是年僅18歲的吳三桂。
雖然年紀小,但此時的吳三桂在遼東已經是赫赫有名了,數次率領數十名家丁殺入敵陣之中救出父親吳襄!每戰必身先士卒!
更有孝聞九邊、勇冠三軍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