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宰相們對此並無意義,畢竟張相公在民間一向風評不錯,本來就是最適合的溝通人選。
張邦昌在一隊侍衛的保護下,來到了皇城外。
此時,皇城外熱鬧無比,已經將整個皇城外堵得嚴嚴實實、水洩不通。
看到身穿紫色朝服的人從皇城內走了出來,城外也漸漸安靜了下來。
“這人是誰啊?”
“他你都不認識?這是張相公!”
“張相公,這報紙上說得到底是不是真的?”
“請張相公給我等百姓一個解釋!”
張邦昌板著臉,在紫色朝服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的威嚴。
“聚眾衝擊皇城,你們知不知道這是什麼罪名?”
他的話自然有侍衛放大,然後一路往下傳。
現場又開始出現了騷動,排在隊伍最前面的人表情很不服氣。
“張相公,我們今天沒有要衝擊皇城,更沒有聚眾,這些人不是哪一個人聚集起來的,而是百姓們自發的!我們就想知道真相!”
“沒錯,我大宋兩次攻打燕京不是都失敗了嗎?怎麼突然又攻下燕京了?”
“每年賠償金國不少於100萬貫的歲幣,這事是真的嗎?”
張邦昌舉起一隻手往下壓了壓,“這些事情是國事,自然有官家和我等相公來處理,這個還正在商議中,並不是最終的結果!
你們不要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密諜挑唆了,沒錯,本相公說的就是這個報紙!”
下面一下就炸開了鍋。
“我就知道我大宋怎麼可能做這種事,肯定是造謠!”
“張相公的意思是說結果還沒有確定,但卻並沒有說這份報紙說得是假的!”
“竟然是密諜所為?那是遼國密諜嗎?”
“那定然是遼國密諜,我們如今和金國是盟友,定然是遼國派來的!”
“可是現在遼國不是已經被滅了嗎?聽說遼國皇帝都逃到夾山去了,怎麼密諜還有空在汴京鬧事?”
“難道是金國?”
張邦昌話裡的漏洞一下就被找出來了,不過能有這種清晰思路的人,從古至今都是一小部分。
大部分人都是人云亦云,在有相公背書的情況下,大家暫時相信了這種解釋。
“大家都回去吧,在這種談判的關鍵時刻,任何一點小小的錯誤都可能導致我大宋大量損失!”
張邦昌臉上帶上了一絲笑容,就好像一位慈祥的老父親。
其實說穿了古代大部分官僚面對民眾聚集的情況,處理方式都差不多。
無法是轉移話題,然後避重就輕,恩威並施,再用一招拖字訣,百姓們往往就只能任由擺佈。
但唐澤卻早已經在人群中安排好了託,這個時候就是託發力的時候了。
“張相公,您還沒有正面回應我們呢?報紙上的訊息究竟是真是假?如果是假的,哪些是假的?”
“對啊,張相公,宋國兩次攻打燕京失敗,這是真的嗎?”
“如果報紙上是假的?那麼張相公能告訴我們,燕京到底是怎麼攻下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