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安三年四月,一個農婦在家誕下一名嬰孩。
他出生的那一刻,西天佛光普照,金光鋪滿整個天空。
只見他的母親親暱的抱著他時,一個老和尚走了進來,華麗的袈裟披背。
“阿彌陀佛。”
沒有見他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也不知他是如何進入的這房間。
只是這個和尚法相莊嚴,眉宇間盡是慈悲。
他雙手合十,緩緩說道,“施主,這個孩子與佛有緣。”
農婦開口回答,“大師,這是家裡唯一的孩子,萬萬是不能出家的啊。”
老和尚嘆了一口氣,“出家人四大皆空,若是不盡早入佛門,只怕是會給家人帶來災禍啊。”
農婦滿是慈愛的看著自己的孩子,輕輕說道,“便是在下一刻要死去,我也要和我的兒在一起多呆一刻。”
唉,世人總是堪不破紅塵,莫要執迷啊。
老和尚唱了句“阿彌陀佛”轉身離去。
慶安六年
明鏡正和自己的師傅在竹林間打坐,蟲鳴,鳥叫,竹葉在風中的刷刷響聲帶給人的是異樣的安詳與平和。
小小的明鏡偷偷的瞄了一眼自己的師傅,師傅沒在看自己。於是他頭一低,睡著了。
明鏡的小圓腦袋一歪,正要跌倒,師傅拿手接住了他的頭,把他放在自己的腿上繼續睡著。
四空禪師看著沉睡在身側的這個孩子,思緒回到了三年前。
天生的佛子本就該遁入空門,勉強留在凡塵中終究是會給家人帶來災禍啊。
想當初,當他一月後再次回到那家農戶時,再見的便是大火紛飛,明鏡正被一個強盜高舉著準備摔死。若非自己及時出現,想必這個孩子已經不在人世了。
出家便是苦,可若是不苦,又有誰會想要出家呢?
沒有苦,又怎能放下啊。
而這個孩子,一直將他放在自己的身邊到底是好,還是不好,終究只能看他的造化了。
正當四空盯著明鏡看時,明鏡醒了過來,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自己的小光頭,“師傅,我又睡著了。”
四空笑著說,“無妨,再過一會兒我們便會寺裡去吧。”
時光在不經意間悄然而逝,轉眼,四空成為了一個須發盡白的很老很老的和尚,而明鏡,成為了聞名天下的大禪師。
山中的歲月總是嫻靜自然,和往常一樣,明鏡帶著自己的古箏往那片和師傅呆了二十多年的竹林走去。
流水潺潺,明鏡盤腿坐下,將箏放置腿上,指尖動彈,絕妙的樂曲便在林間響起,伴著微風浮動萬物之聲帶給人平靜和安詳。
這時林間探出一個腦袋來,是公主安康。
本來是想嚇一嚇這個和尚的,可是抬頭便見的是一張如玉的臉龐獨坐在幽幽竹林之中。竹葉在他的身後輕揚,身前是潺潺的流水,一身素淨的僧衣。
本該是空靈讓人不敢打擾的景象,在安康的眼中卻是道不盡的風流。悄然之間,勾動了她那顆少女的心,砰砰直跳。
安康紅了臉,但還是壯著膽子上前,“禪師,你好啊。”
明鏡抬頭詫異的看著女子,後竹林本不該有女眷進入的啊。而後恍然大悟,今日帝王前來,想必這位便是陪同一道而來的公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