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將軍可知?您的兄弟孫堅他亦非孫家長子,那代共有兄弟三人,長子孫羌、次子孫堅、三子孫靜。”周瑜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道:“也難怪太夫人會悍然奪取阿策的權力,而吳景、徐琨等孫家旁親亦似乎認為是理所當然…….因為說起來,孫家立次子為主,並非是孫權開的先河!”
“什麼?”南鷹和郭嘉一起失聲。
“如此重要的情報,我們居然懵然不知!”南鷹轉身瞪著目瞪口呆的郭嘉:“小嘉,你們是怎麼辦事的?”
“怪不得郭嘉,孫羌早年去世,如此隱情只有孫家親屬和追隨孫堅十餘年的舊將們才知道!我與阿策從小一起長大,當然也會知道!”周瑜嘆息道:“那孫羌亦留有二子,長子賁、次子輔,我一直心有所疑…….問題很可能就出在這兩人的身上!”
“孫賁、孫輔?這兩個名字似乎有些耳熟!”南鷹思索了一下,這才訝然道:“他們有什麼本事嗎?怎敢介入到孫家的權力之爭?”
“孫賁是豫章太守,而孫輔則是廬陵太守!”郭嘉赧然道:“屬下雖然查過兩人的底子,卻只知是孫氏族人,竟不知有如此淵源…….屬下辦事不力,請主公責罰!”
“罷了!你亦是新掌情報有司,以天下之大,即使親力親為,又如何能事無鉅細?”南鷹搖頭苦笑道:“連本將也沒有想到,孫家竟然如此枝繁葉茂!”
“那孫賁年紀已長,資歷也甚老,孫堅叔父起兵時,他便已是一郡督郵了,而那孫輔從小由孫賁一手撫養長大,如今亦已成年!”周瑜繼續道:“孫堅叔父去世後,這兩人曾一度脫離孫家指揮,孫賁更表現出投靠袁術的意圖。後來,大將軍全力襄助阿策,助以兵馬錢糧,令阿策連戰皆捷,奪取江東大片土地,這才重回孫家轄下。”
“既然如此,孫家怎會委以重任?若我所記不差,孫家上表請求朝庭敕封的太守一共只有…….”郭嘉露出難以置信之色,他喃喃計數道:“吳景為丹陽太守,朱治為吳郡太守,呂範為桂陽太守,程普為零陵太守,還有周瑜你自己是江夏太守,剩下的便是孫賁的豫章太守和孫輔的廬陵太守了…….這豈不是說,孫家約有三成的地盤都在他們兄弟手裡?”
“如果這二人真有異心,那不是養虎為患嗎?”他驚道:“孫家怎會如此大意?”
“哼,不止如此,近日江東軍剛剛攻下廬江郡的皖縣,聽說孫賁便急不可待的準備推薦他的好友李術為廬江太守!”周瑜冷笑道:“這麼一來,他兄弟二人的勢力就更強了!”
“周瑜你懷疑他們二人的依據是什麼?”南鷹凝神想了一會兒,才沉聲道:“以你的縝密心思,定是看出了什麼端倪吧?”
“其實我也只是猜測,並無十分的證據!”周瑜側著頭理了一下思緒,又道:“當日諸侯們皆傳孫堅叔父得了傳國玉璽,孫家眾人表現各異,有人震驚,有人恐懼,有人竊喜,而獨有孫賁面無表情,卻有人私下聽到他吐露心聲,說了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你因為這個就懷疑他?”郭嘉嗤笑道:“學陳勝說這句話的人可數都數不過來,難道都是陰險小人不成?”
“可是,後來阿策根據你的建議,準備將傳國玉璽換於袁術時,孫賁卻出人意料的竭力反對,說先主用性命換回的寶物豈可輕易予人?孫家說不定便可因此成就帝業云云。”周瑜不服氣的對郭嘉道:“最後,還是孫策和孫權二人力排眾議,這才形成了決議!”
“這麼說來,他沒過多久就露出了投向袁術的意思?這確是有些自相矛盾!”南鷹若有所思,卻又疑惑道:“雖然這兄弟二人也確有能力陷害孫策,但你也沒有任何的真憑實據!最多隻能說他是野心勃勃,急功近利,進而謀求從龍之功…….和謀害孫策又有什麼直接聯絡呢?郭嘉並沒有說錯啊!孫權才是那個最終真正的受益之人,即使孫策有什麼三長兩短,那還有孫權,也輪不到他孫賁來執掌孫家啊?”
“大將軍,您還沒有明白嗎?”周瑜突然間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正是因為您的插手干預,才令孫策安然無恙的活了下來,化解了江東軍一觸即發的火併,而孫權最終也得以名正言順的接掌了大位。可是,有一種結局您難道沒有設想過嗎?”
“如果孫策真的死於非命,而隨後呈現出的所有殺人線索,均是直指孫權…….”他說至此處,情不自禁的露出一絲恐懼神色,一字一字道:“那麼,孫家將會如何?”
“你說什麼?”南鷹和郭嘉終於露出了駭然之色。
“對!沒有錯!連郭嘉都會懷疑到孫權頭上,別人又豈能例外?”周瑜喃喃道:“孫家將會大亂,孫權將會受到制裁,而太夫人的三子孫翊、四子孫匡尚且年幼,阿策的三叔孫靜才德均不足以服眾…….那麼,孫賁、孫輔兩兄弟便將以上代長房之身、兩郡太守之位脫穎而出,成為孫家的繼任家主和新的江東之主!”
“這便是我懷疑他們的理由…….因為這正是應了您當年的論斷啊!”他抬起頭來,望著一臉震動的南鷹,澀聲道:“任何一起案件,最終從中受益者,十有八九便是真兇!”
喜歡鷹揚三國請大家收藏:()鷹揚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