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父親!父親!”公孫續好不容易追上公孫瓚,大叫道:“南鷹的黑鷹衛幾乎與白馬義從兩敗俱傷,他沒有騎兵追不上我們的!”
“哦!是嗎?”公孫瓚慘白的面容終於回覆一絲血色,他馬速稍緩,卻仍然一臉警惕道:“那麼,馬超的騎兵呢?”
“父親!您糊塗了?”公孫續有些難以置信的望著公孫瓚,經此一役,父親居然成了驚弓之鳥?他苦笑道:“馬超騎兵將我部騎兵引去的是另一方向。到目前為此,我部騎兵仍然沒有迴歸,沿途也沒有發現任何較新的蹄印,便是良證!”
“好!立即加速,趕回薊城!”公孫瓚精神一振:“本將仍有機會扳回一局!”
“我軍至少有一兩萬潰兵被丟在身後,難道不應該派人去接引嗎?”公孫續不解道:“若長時間不去招撫,只怕他們將四面潰散,再也難以收攏!兒願親自前去撫慰,以恢復我軍元氣!”
“你不用親自去,派出親衛前去即可!那些潰兵士氣已洩,暫時難堪大用!”公孫瓚冷笑道:“即使本將現在便強行收攏過來,他們還敢轉身再去迎戰南鷹嗎?”
“可是,留守薊城的我軍不過五千人,我們總不能放棄薊城吧?”公孫續更加疑惑:“即使全軍動員,也未必是南鷹的對手!”
“本將尚有一支外援可用!”公孫瓚似乎正在從頹喪中恢復過來,他嘴邊牽出一絲詭異的笑容:“只要本將再送上一份大禮,便可徹底扭轉局勢!”
“什麼外援?還有大禮,那是什麼?”公孫續愕然。
“旬月之前,本將接待了遼東密使遼東侯公孫度之子公孫康,同意他引一萬五千兵馬秘密進入右北平…….”
“兒居然毫不知情!”不等他說完,公孫續已失色道:“公孫度一代梟雄,父親怎能同意他兵馬入境?特別還是在如此關鍵時刻,萬一引狼入室,我父子倆豈不是有家難回?”
“將軍,少將軍!”一名騎兵迎面馳來,指著前方一條峽谷道:“前方便是房山,過了此山再行三個時辰,便是薊縣地界!”
“好!”公孫瓚不由精神大振,喝道:“再探!若前方平靜,你即快馬趕回薊縣,調三千兵馬備戰!”
望著那騎兵絕塵而去,他這才好整以暇道:“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依當初的形勢發展看,公孫度絕不敢犯我幽州,否則立足未穩便必將為本將和南鷹聯手剿滅!更何況,公孫度與高句麗和烏丸交戰連年,與為父可算是同仇敵愾!那公孫康亦是為了追擊高句麗人進入了右北平,若高句麗人不除,本將也將被迫分兵,不如做個順水人情!”
見公孫續仍是滿面憂色,公孫瓚不由傲然一笑道:“憑他一個小小的公孫度,南鷹、袁紹和我公孫瓚只要有一人仍在河北,他豈敢造次?如今形勢不同,本將已和袁紹聯手,只要除去南鷹,劃分一塊地盤給他公孫度又何妨?”
“話雖如此沒錯,可是…….”公孫續猶豫半晌,終於認同了公孫瓚的方略…….事實上,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別無選擇。然而,公孫續終於仍是問出了心頭的另一個疑惑:“不知父親所說的大禮是什麼?怎會說服公孫度去攻南鷹?正如父親所說,公孫度雖然厲害,但對南鷹必是既忌且懼,他會為了什麼大禮去得罪南鷹呢?”
說話之間,先頭人馬已經行入峽谷之中,峽谷深處有幽州軍士卒打出旗語,示意前方安全。
公孫瓚與公孫續不由同時心頭一鬆。
“還請父親明示!”公孫續也擠出一絲笑容:“否則兒子仍然心中難安!”
“當然就是…….”公孫瓚微笑起來,但說出的話語卻如一片冰水,令公孫續渾身一寒:“劉虞的人頭!”
“公孫度區區一介小吏出身,如今卻已經佔據玄菟、遼東、遼西諸郡,他也想要雄據北方,進而兵發中原!”公孫瓚侃侃而談,對公孫度評頭論足,卻似乎渾然忘記了自己亦不過是郡中小吏的出身:“但是,只要南鷹尚在,公孫度就是白日做夢!”
他嘿然冷笑道:“這些年來,公孫度東伐高句麗、西擊烏丸,他得罪的異族比我公孫瓚只多不少…….劉虞若在,憑他懷柔諸族的方略,必然與公孫度水火不容!公孫度不與我聯合,他焉有立足之地?”
“兒明白了!”公孫續恍然道:“只要我們為公孫度送去劉虞的人頭,再割讓數縣之地於他,那麼無論他情願與否,便是已然觸怒了南鷹…….依公孫度的行事果決,他唯有先下手為強,與我們共抗南鷹!”
“哈哈哈!吾兒終於省悟了!”公孫瓚不由脫口狂笑,聲震峽谷:“待與公孫度合兵一處,本將便可先敗南鷹,再挾大勝之勢威逼袁紹,繼而瓜分河北,再有數年,便可兵發中原!”
“咦?不對!”他突然間猛然收聲,驚疑的目光掃過兩側深峽:“為何沒有驚鳥飛起?”
“好一個公孫瓚!不僅用心險惡,更兼謹小慎微!”一個冷冷的聲音從半山腰處響起:“竟然被你發現了!”
喜歡鷹揚三國請大家收藏:()鷹揚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