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鷹揚三國》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隆隆的如雷足音中,大道之上黃沙漫天,一支約一萬五千人的步騎大軍正在全力行進。密集如林的鐵戈之上,無數面“孫”字大旗迎風飄動,昭示著這支兵馬的身份。
“將軍有令!”一名傳令兵縱馬從大隊一側疾行而過,厲聲高叫道:“全軍保持現有速度,繼續前行三十里後下寨,敢有遷延懈慢者,嚴懲不貸!”
全軍將士聽了俱是默不作聲,然而軍令如山,唯有強行忍受住疲倦繼續前行。
一名將軍聽到軍令,嘴邊露出一絲苦笑。他縱馬幾步,追上另一名將軍,低聲道:“公覆兄,我軍一連狂奔數日,均已是人困馬乏。這麼下去不等敵軍攔截,我軍將士便將不戰自潰了!”
“義公啊!”那被稱為公覆者正是長沙軍中有名的悍將黃蓋,他亦搖頭苦笑道:“我何嘗不知這其中的道理?然而又如何?便是程普和少將軍一同向將軍進言,也被駁了回來,你我還是服從軍令吧!”
那義公卻是長沙軍中另一名勇將韓當,他嘆息道:“我倒是能夠理解將軍的心情……也不知怎的,那玉璽之事竟被洩露出去,引得七八路人馬追在我們身後,早一日回到長沙,才算是脫離險境……”
“錯了!”一個年輕的聲音冷冷道:“如今的長沙軍,已經成為全天下僅次於董卓的公敵,即使我們回到長沙,也依然是四面楚歌。怎可談得上脫離險境?”
韓、黃二人一起回身,叫道:“少將軍!”
孫策沉著一張臉策馬而來,他顯然是因為再次勸告無果。反被斥責了一番,他有些憤然道:“剛剛收到訊息。連早先脫離討董盟軍的袁術也收到了玉璽的訊息,正引一支兵馬從南陽斜插而來,意欲封死我軍前路……我適才向父親進言,勸他將玉璽送於袁術,不僅解了我軍覆沒之厄,還可趁機向袁術討要大批軍械糧草,更可再次引發袁紹、袁術二人的爭端……”
“好一個一石三鳥之計!”韓當脫口叫道:“那麼將軍怎麼說?”
“你說呢?”孫策木然道:“那答案應該已經寫在我的臉上了吧?”
韓當立即住口,而黃蓋卻一臉訝然的盯著孫策:“少將軍小小年紀。不僅能夠思出如此扭轉形勢的奇計,更難得的是這份當機立斷的果決!真是令蓋刮目相看!”
“都是在叔父那裡學的!”孫策終於露出一絲淡淡的笑容,他輕輕一嘆:“面對玉璽的誘惑,父親似乎已經失去了冷靜思考的能力……我剛剛卻在想,若是換成叔父,他是否也會犯下相同的錯誤呢?”
此次輪到黃蓋沉默下來,韓當卻再次開口道:“少將軍請慎言,末將已經聽出了你的言下之意…..南將軍雖然待你甚厚,卻終究無法與您的父親相提並論!請少將軍保持對將軍的敬意!況且那玉璽更是天賜……”
“有命活著再說吧!”孫策有些不耐煩的揮了揮手:“玉璽誰不想要?可是自古以來天賜奇物均是有能者居之,說到底還是實力……若我們此時擁兵數十萬。還有人敢來巧取豪奪嗎?”
韓當正想再次勸說,突然間前方“嗚嗚”的警號之聲大作,三人均是臉色大變。一帶馬向前方疾馳而去。
長沙軍前方,一支約數十人的騎兵攔在道中,一面“袁”字大旗下,一名相貌清奇的將軍勒馬而立,正是袁紹部下著名的大將高覽。
長沙軍整齊的軍陣突然有如分波裂浪般閃出一條通道,面沉如水的孫堅領著長沙軍諸將馳出陣中,一言不發的冷冷注視著高覽。
“文臺將軍!”高覽行了一禮,微笑道:“袁盟主聽說將軍不辭而別,特譴末將一路追來送行…….”
“首先。我長沙軍一直是配合渤海軍行動,對於袁紹來說。不存在什麼不辭而別!”孫堅毫不客氣的打斷道:“第二,我孫堅和他袁紹不過泛泛之交。不勞他相送……你的話說完了,可以走了!”
高覽見孫堅如此強硬,不由面色微變道:“文臺將軍,那麼末將也就開門見山了…….聽說你於洛陽一戰中帶走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知可有此事?”
“笑話!”孫堅仰天長笑:“他袁紹又不是本將直屬上官,有什麼資格作出如此質問?”
他驀的收住笑聲,一雙鷹目寒光大作:“本將是否可以將這等挑釁之舉,視為你們對長沙的宣戰?”
“啊哈!”聽出主將毫不隱藏的殺機,全體長沙軍戰士大吼著上前一步,擺出了攻擊的架式。
高覽的臉色瞬間一白,幾乎生出立即退去的心理。然而他終非常人,再次微笑道:“素聞文臺將軍勇烈,今日一見果然不虛……末將今日此來不過是代主送行,順便提些小小疑惑,將軍如此作派,是否有欺人之嫌?”
“如你所說,你不過是一個跑腿的!”孫堅冷笑著一揮手:“回去吧……若有疑惑,可請袁本初親來相詢,至於你?還不夠份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面對孫堅的咄咄逼人,高覽終於敗退,他沉默著勒馬道旁,做出一個“請”的手勢。
“全軍……繼續前進!”孫堅不屑一笑,揚聲大吼道:“本將倒要瞧瞧,前面還有什麼人敢於螳臂當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