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墨喆眼睛一亮,突然間放聲大笑。
“小子,沒看到本將正煩著嗎?”將軍瞪起了眼睛:“你還有心思樂?是不是存心想瞧本將的笑話?”
“在下不敢!”墨喆深深施了一禮,才正色道:“能令將軍如此苦惱,卻足以令在下看到將軍那一片愛民如子的誠心啊!否則,只要將軍施以強硬手段,他們將陷於滅頂之災!”
“對於敵人,本將殺人都不帶眨眼的!”將軍說著真的眨了眨眼:“可是對於這些走投無路的窮苦百姓……”
他訥訥的笑著:“不管外界如何謠傳本將殺人如麻,事實上,本將真的是沒有那個本事!”
“將軍,您說哪兒的話來?”墨喆凝視著將軍那清澈的眼神,心中不由湧起滔天的敬意:“聽說您當日化身神醫,拯救天下疫民何止百萬?還有您當日在長安一戰,為了數千百姓的安危,不惜冒死與叛軍開戰……”
“過去在下還有些將信將疑,今日始知,這一切都只怕還是說的輕了,淡了!”他嘆息道:“也只有將軍的敵人,才會散佈出對您的誣衊之語!”
“這幾句奉承之言,聽得很真實嘛!本將姑且受之,但還是要記住,低調,要低調!你明白低調的意思嗎?”將軍一本正經道:“可以了,說說你的想法!不要指望拍幾句馬屁,就可以矇混過關!”
“不得不說,將軍領著渤海太守之職,當真是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啊!又或者說,將軍您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墨喆突然間放鬆下來,他甚至敢開起了這位將軍的玩笑:“但是將軍,您聽說過帶牛佩犢的故事嗎?”
“啥意思?”將軍茫然道:“什麼牛犢?你就當是本將不學無術吧!說來聽聽!”
“二百年前,宣帝在位之時,渤海也曾出過一位愛民如子的太守----龔遂!”墨喆微笑道:“當年渤海饑荒連年,盜賊並起,而這位龔太守沒用多久,便令渤海全境賊患絕跡,百姓安居!”
“什麼?也是渤海太守啊!”將軍叫了起來:“快說說,此人是如何行事的?”
“其實他的辦法很簡單!”墨喆慢條斯理道:“他先上徹底廢黜了追捕盜賊的行動,召回了所有在外征剿的軍隊,令那些被迫流亡的百姓們安下了心來,然後便勸課農桑,鼓勵那些持有刀劍的普通百姓以兵械換取農具、耕牛,沒有多久,渤海便徹底平定了……這便是帶牛佩犢的故事!”
他瞧著將軍越來越亮的眼神,繼續道:“雖說如今渤海的情況與那時有所不同,但是將軍何不再借鑑一下……”
“本將明白了!”將軍突然嘆息了一聲:“本將這個腦子啊,真是遲鈍了!公孫鞅百金立木的手段,當日在招安太行山群盜時便已經用過了,怎麼時至今日,卻是想不起來了呢?”
“將軍英明!”墨喆衷心的讚了一句:“以帶牛佩犢和百金立木兩措並舉,將軍可先召回全部軍隊,以示將軍維護百姓的誠意,再以境內的其中一股賊軍為引,只要招撫成功,各地的亂民、流民便將不討自平!”
“好小子!是個人才!”將軍面上露出一絲壞笑:“本將現在決定了,天子即使再派三十名墨門子弟前來,也休想本將再將你小子吐出去!”
“其實,在下想說一句真心話!”墨喆欣然道:“能夠在將軍手下效力,便是賞在下一個太守做,也未必肯換的!”
“小子野心不小啊,要不要本將這個位子交給你來做?”將軍大笑,他湊上前來眨了眨眼睛:“那麼本將也說一句真心話,做這個太守真是太累了,哪兒及得上做將軍暢快淋漓?等本將日後做了刺史,這渤海太守的位子,你小子休要抵賴!”
“將軍!”墨喆哭笑不得道:“將軍既知我墨門之人各有所長,那麼在下也就實言相告吧!其實…..”
他同樣壓低聲音,神秘道:“在下所長之處,並非理政,而是督造戰船,還有……水戰之法!”
“什麼?你小子再說一遍!”將軍雙眼放光的大叫道:“你說你精通水戰?”
喜歡鷹揚三國請大家收藏:()鷹揚三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