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車後,邊力楠直奔京都鍛造師協會,具體資質檢驗的細節,他想打聽清楚。
等到了以後,京都鍛造師協會的大門前圍滿了人,都如邊力楠一般,是來打聽訊息的。
邊力楠望著眼前的鍛造師協會,心中極為複雜。
輕嘆一聲,邊力楠走進了人群。
人群中,不時有人傳來議論。
“聽說了沒,這次的收徒可不一般,只要資質夠好,就可以跳過學徒,直接成為各大鍛造師的弟親傳子!”
“真的假的?往年從來沒有這樣過啊!不會是有人誤傳的吧?”
“聽我爸說是真的,據說有幾名鍛造大師準備這幾年退休了,這才決定招收幾名親傳弟子用來繼承他們的手藝。”
“準備退休的鍛造大師,年紀得有120多歲了吧?那這些個鍛造大師可都有近百年的鍛造經驗啊,拜他們為師,得少走多少彎路啊!”
“沒錯,以他們的鍛造技術與見識,夠我們學的了!”
“要是這樣的話,那親傳弟子的名額,會輪得到我們嗎?前幾屆的學徒們估計也都等著呢。”
“這就要看資質了,看看誰更幸運吧!”
邊力楠有些猶豫了,做學徒接觸的人肯定不會多,想查出父母失蹤的線索就不會太容易,但若是能成為親傳弟子,打聽父母的下落或許就容易許多。
“但將自己暴露在人前真的好嗎?”邊力楠左右為難,“走一步看一步吧,計劃得再好,也不如臨場應變。”
邊力楠在大門處轉悠了一下午,也沒有聽到關於檢驗資質過程的細節,他也不是沒向康泊縣的鍛造師協會打聽,但人家需要保密,邊力楠並未打聽出什麼有用的訊息來。
到了收徒的這一日,邊力楠早早來到了京都鍛造師協會的大門處,等待入場時間。
現場有很多京都鍛造師協會的人,為了資質檢驗能順利進行,協會提前安排了許多學徒與親傳弟子,對想加入協會的人進行分組安排。
“大家都按前後順序排好隊,我們會收走你們手裡的鍛造師資質透過證書,併發給你們一個號碼,這號碼就是你們的編號,一定要拿好並記下編號。”
十多分鐘後,邊力楠得到一個編號,拿著號進入了京都鍛造師協會。
京都鍛造師協會,坐落在京都昌凸區,佔地面積達十畝地,共有兩棟高樓和三棟小樓。
這五棟樓坐落在院牆內,一進門是一塊黑色巨石,足有三人高,被當成石碑,上邊刻著京都鍛造師協會幾個大字。
往後是兩棟小樓,東西各一棟,中間被一條青石路隔開。
這兩棟小樓是給鍛造大師的徒弟及學徒練習鍛造用的,很多鍛造大師都是在這裡成長起來的。
再往後,在東側有一塊極大的空地,用大理石鋪的十分平坦,看上去是鍛造師們活動休閒的場所。
活動休閒場所的西側,有一棟用來休息用的小樓,為了避免被鍛造聲影響到睡眠,特意單門建造了一棟生活樓。
院內最後面,有兩棟高樓,同樣一左一右分佈在青石路的兩邊。
其中一棟高樓位於東側,是用於鍛造的鍛造樓,效仿古建築呈塔形,足足三十三層,在塔頂還放著一顆明亮無比的球形寶石,有籃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