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商枝他們共在閩粵兩地停留了月餘。
他成功在幾頭牛的身上種出了牛痘,為了讓大家信服,他主動站出來,做了一個“種痘”之人。
除他之外,那些個跟隨而來的年輕郎中們,包括溫野菜、溫嘉禾、溫嘉粟在內,亦一個個主動接種牛痘。
接種過後,他們中的大部分症狀都十分輕微,只有兩三個人發了一場熱,但也迅速退去,幾乎沒造成任何影響。
這之後,他們無論再怎麼和患了“擄瘡”的病患接觸,都安然無虞。
觀望的人們到了這時不得不相信,原來“種牛痘”真的有用。
本朝第一個“種痘局”由此設立。
第一批接種的,便是東南道對抗倭寇第一線的水軍將士。
不再懼怕患上“擄瘡”,再次出征海上時,他們士氣大振。
捷報頻傳,上達天聽,至此滿朝文武齊齊鬆了口氣。
他們不必再擔心“擄瘡”如同數十年前那樣蔓延四處,戕害人命了。
而做到這一切的功臣,無疑便是那位名為喻商枝的民間神醫。
聖上因此再度下旨,召喻商枝入宮覲見,接受封賞。
離開閩康府時,喻商枝攜著夫郎和學生們一起,乘上了溫嘉禾的大商船。
上船前,得到了水軍將士和百姓們的夾道歡送。
一筐筐老鄉家的特産,流水一般地送到他們的面前。
其中混了個黃毛藍眼睛的教士,非要把一張畫卷贈給溫嘉粟,還嘰裡咕嚕說了一長串的話。
溫野菜在一旁看著小女兒對著那黃毛說了一頓自己聽不懂的話,不禁皺起眉頭。
“你能聽得懂他們在說什麼嗎?這洋鬼子可別騙了咱們粟兒去!”
喻商枝聽得出他們在說一種聲調和現代“英語”不太相同的語言,不過以他的水平,還是能聽明白個七七八八。
哪裡是黃毛誆騙無知少女,分明是溫嘉粟一邊收了人家送的“解剖圖”一邊還要嫌棄,說什麼自己父親二十年前畫的都比這個精細。
看那西洋教士最後定格的表情,怕不是畢生所學都遭受到了沖擊。
返航的路上,喻商枝因此問起溫嘉粟的想法。
在他看來,女兒似乎對“西洋醫術”頗為感興趣。
溫嘉粟託著下巴,擺弄著那張“解剖圖”,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喻商枝難掩驚詫。
“你的意思是……你想試著成為一個外科大夫。”
國醫的體系內,並無“外科”的說法,溫嘉粟卻一下子聽懂了。
她試探性地問道:“爹爹,你會不會覺得女兒太離經叛道?”
喻商枝搖了搖頭。
在他生活的年代,中西醫早已實現了取長補短,雙劍合璧,原本任何先進的學問,都不會是閉門造車、故步自封的。
如同千年以來,國醫憑借傳承,始終走在保留傳統,又不斷進步的路上。
“怎麼會,你要相信,爹爹永遠支援你。”
溫嘉粟甜甜地笑開,張開雙臂,像小時候那樣一把抱住了喻商枝的脖子。
隨後進來的溫野菜看到這幅場景,忍不住道:“你們父女倆這是剛剛在說什麼,給我聽聽?”
溫嘉粟開心地也用力抱了溫野菜一樣。
“我在說,我的兩個爹爹天下第一好!”
溫野菜忍不住捏她小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