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的寒冬季消退, 聯系盛行的投資公司越來越多。
包括在臨州市的涅槃, 也被人注意到, 並且得到投資人的認可。
李生簽完字, 對一旁的助理說道:“去叫黃總過來。”
他現在已經盡量把東西交給別人,饒是如此,他感覺還是有忙不完的事情,屬於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
“李總,您看完這份意向書, 覺得怎麼樣?”黃志遠想要做出成績的心很迫切,誰讓京都的陳書勝三不五時的刺激他,“我們想要搶佔市場, 就必須注入大量資金,從今年年初開業至今, 憑借店養店的方式, 只新增了三十四家店,而且大部分是二三級店, 這個速度太慢了。”
從開年到現在, 將近一年的時間, 三四家, 確實有些慢,但是勝在穩打穩紮。
“一旦資本注入,涅槃就不再是涅槃。”李生當然也想要擴張, 可是資本不是慈善家, 他們求的是最大回報。
按照他們的操作, 就是不顧後果的快速擴張,然後上市,圈了錢之後就快速套現退場。
到時公司將留下一個無比困難的爛攤子,如果李生找不到解決方案,只能申報破産。
京都的盛行又不一樣,像這種潛力較大,回報豐厚的公司,他們會不斷追加投資,然後成為公司最大股東,一旦你的能力不足以滿足公司,將會被踢出董事會,而他們會入主公司,徹底掌控公司。
而李生對盛行和涅槃的態度完全不同,盛行只是他的一項投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和那些資本區別不大。而涅槃,作為他打拼的事業,所以李生並不希望資本入場。
“黃總,我考慮好了,涅槃還是走穩打穩紮的路線,至於資金,我會想辦法。”涅槃目前資金狀況良好,貿然引進資本,並不是好的選擇。
“王總,涅槃拒絕了我們的投資。”
“拒絕就拒絕,我們這次的目標本來就不是涅槃,而是盛行,盡快確定此次參加盛行二次融資的公司,最好能得到他們的估價。”對於涅盤的拒絕,王總並不在意。
盛行開啟了第二輪的融資,放出訊息後,短短三天,陳書勝已經收到十幾份意向書,和第一次的時候,有著天壤之別。
為什麼會在短短一年內進行二次融資?因為盛行的擴張速度太快,當初idg的注入資金已經全部見底。
“所以我想知道我們公司目前的情況,整整一千四百萬美元,這麼快就用完了?”要知道,盛行除了會員,農場的收入也非常的可觀。
“資金主要投入研究專案和宣傳兩大塊,要不是因為會員和農場,idg到賬的1400萬美元早在三個月前就已經用完。”陳書勝頓了頓,接著說道:“而且我們公司的伺服器已經跟不上用量,我建議最好全部升級。”
“現在網站什麼資料?”李生問道。
“我們的使用者已經破兩千萬,會員破五百萬,僅次於tx。”說到資料,陳書勝顯得很激動,“所以我們更要加大投資,最好一舉反超tx。”
反超tx?這個問題李生從來沒有想過,可是資料告訴他,這不是沒有可能。
李生錘了一下桌子,有什麼不能想不敢想的,拼了。
“那就開啟二次元融資。”想要發展必須投入資金,融資就是獲取資金的最好途徑,也是增強自身實力的最好辦法。
正因為這樣,此次雖然邀請了五家公司,包括在第一輪融資中進行了投資的idg,但是李生已經將他排除在外。
他不可能讓idg再增加股份,這無異於飲鴆止渴。
對於此次報價的公司,紅杉和中基金的報價和其餘投入顯得最有誠意。
“李總,海外已經有idg,所以紅杉的優勢並不大,我更傾向於選擇中基金。畢竟我們的公司在京都,中基金屬於國企,他的背後站著.......”陳書勝冷靜的分析,“公司以後面對的不僅僅是商場上的問題,沒點關系,同樣很難做大,有了他們的幫助,在官面上我們會得到很大的便利。”
陳書勝說的也正是李生所想。